关灯
护眼
字体:

170180(第7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没错!”闻慈打了个响指,“你家那本是苏省版,这套书是1958年出版的,一共十几本书呢,从首都到苏省什么都有。里面好多好多菜,写得非常详细。”

她这话是真的,她的书架上,真的收藏了这套书的原版,相当实用。

在过去几十年和未来几十年,华夏出版了非常、非常多的实用书籍,从饮食、雕刻、缝纫甚至到军事,书里连教人做火药、躲炮弹的教程都有,一点都没有防自学机制。

闻慈的收集癖使她收集了好些,都保存在家里,还特意放了樟脑丸防虫。

袁韶敬佩地说:“怪不得你做菜好吃,把做菜当成技术来学习,能学不好吗!”

闻慈咬了一大口酥嫩的馅饼,又咬一口糖蒜,骄傲道:“也就是闲着的时候能做做,忙的时候,我不也天天吃食堂吗?——明天我做杏仁茶,你们喝不喝?”

“喝——喝——喝!”异口同声。

肖像写生还没画完,明天自然是要来的,也许是因为过去那些年封闭了太久,现在的大学生没有非常宅的,每个周末,只要能出门,就很少待在宿舍里,图书馆、公园、长城……反正不用花钱的好地方多了去,要是有点余钱,能打个牙祭那就更舒服了。

闻慈和三人约好了上午来,画完画大家一起吃午饭,第二天一开门,发现人人手上都拎了吃的,大家都是很好的人,乐于分享,从来不会白吃哪个人的。

闻慈一一接过道谢,丞闻还穿着昨天的衣服,坐回原位带上帽子,他们就继续画了。

闻慈画得最快,她的手速俨然已经练了出来。

涂涂改改一点细节,她把画架搬到一边,先把富贵的饭盆拎过来放饭,她用大量的肉和少量的面粉自制了干猫粮,赶时间的时候就给它这么吃,而她有空的时候就不用了。

新鲜的肉和整颗生鸡蛋放到院角,富贵没等大家看过来就吃完了。

洗了手,闻慈拿出自己的小石磨——真的很小,还没有搪瓷脸盆大。

这个石磨是她跟首都郊外的一个石匠打的,毕竟现在没有榨汁机,没有破壁机,她想磨个东西的话毫无办法,于是她就定制了一个这个,报酬是几块钱。

大米、糯米都准备好了,从早上开始放在阴凉处浸泡,闻慈把杏仁也泡进水里,这杏仁是系统马良出品,个大饱满,又脆又香,泡进温水里前,她给一人拿了两颗尝尝。

袁韶嚼啊嚼,“我怎么感觉你这儿什么都好吃呢!”

难道真跟她妈说得一样,别人家的那啥都香?

闻慈催她,“赶紧画,等画完了统统跟我一起磨浆糊——你们没用过石磨吧?”

袁韶第一个否认,“我初高中的时候学校学农都是去郊外田里干活,别说用石磨了,我拔草除虫哪怕上肥都干过!”虽然每次上肥的活儿干完,她妈都不让她进门,先打发去洗澡。

乌海青说:“我之前在出版社有学习任务,下乡帮老乡干活。“

丞闻:“我们学农下水田,地里还有水蛭呢,会钻人腿上吸血。”

闻慈:“……”这么一听,她是干活最不行的那个咯?

她悻悻地不说话了,等杏仁在水里泡了十五分钟,外面的黄皮能搓掉了,这才找个椅子坐下,搓皮、洗净,加上泡好的大米糯米,加点凉水倒在小石墨上。

扎起头发,开磨!

坚果和米磨出来的糊糊是米白色的,不算非常细腻,闻慈磨了两遍,磨到后面,丞闻画完接替了她的工作,她转道去厨房烧水,他们四个人喝,三斤水就够了。

水烧沸,倒入磨好的糊糊,再次煮沸后煮上五分钟,然后就可以舀出来了。

闻慈拿大勺子搅了搅盆里的杏仁茶,深吸一口,“闻起来还挺香的。”

丞闻觉得也很香,那种甜甜的醇厚的米香混杂着杏仁的味道,而且颜色白净,看起来和花生奶有点像,总之还没入口就觉得好喝了。

闻慈在橱柜上翻了翻,拿出一个玻璃罐,满意地晃了晃,“书上说这个得配糖桂花喝!”

等杏仁茶晾到没那么烫,袁韶和乌海青也画得差不多了,闻慈把糖桂花和一点温水搅匀,舀出四碗杏仁茶,放一勺糖、一勺糖桂花汁,这就好了。

他们吸着气小心翼翼喝一口,眼前一亮,“好喝!”

虽然杏仁茶是热的,但乘凉的时候喝刚刚好,又甜又香,比成瓶卖的花生奶还好喝。

闻慈一口气喝去半碗,“还有好多,我们放开了喝!”

夏季的午后就是这样的,轻松,闲适,在往理想前进的路上一并享受生活和友谊。

第173章碰壁1979年国际寄快递是一件非常……

1979年国际寄快递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但闻慈已经寄出收件好几次。

这次她特意来外贸部,是来拿柯莱特寄来的样书,除了这个,包裹里还有一本童书,用红色的绒布包裹着,上面还打着漂亮的蝴蝶结,像是份精致的生日礼物。

闻慈小心翼翼解开蝴蝶结,绸布一翻,露出里面颜色鲜丽的封皮,甜蜜的浆果红色,上面画着个骑着扫帚飞过夜空的的小女巫,她穿着乌黑的女巫袍子戴尖尖帽,肩膀上蹲着一只猫头鹰,书面上有漂亮的《PetitesorcièreVera》字样,正是《小女巫薇拉》的法语版本。

她眼睛发亮,看得一旁正办公的宗少和有些好笑,“不是你的《样书》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