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第3页)
贺氏一开始以为是杜青在玩闹,或者小孩子的不服气,总是情有可原,但是看到杜青说的有模有样的,就说道,“你去拿了书过来。”
到了这会儿,姜瑜知道,倒也没什么挡得住了,她也不是那种喜欢打压女儿来助长旁人的人,她觉得孩子做到对就应该好好夸奖,任由丫鬟去拿了书过来。
等着丫鬟拿了诗经过来,贺氏在就迫不及待的翻开,看到内容一愣,贺敏和贺锐也都凑了过来,特别是贺敏,他觉得不过一个三岁的幼童,能记得住什么?
当然贺锐也是这么想的,结果两兄弟一看书,直接就不说话了。
贺氏十分吃惊的说道,“府里的大姑娘是怎么知道的?”
姜瑜说道,“小女不才,之前刚刚背完了诗经。”
诗经按照风雅颂三分部,整套书就三百多首,最长的一首有四百多个字,能背下来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更不要说还能记得这般清楚。
这也就是为什么贺氏为儿子骄傲的原因,但是她没想到姜瑜的女儿杜青居然这般聪慧,而且这已经不能算是聪慧了,实在是神童了。
贺锐可是整整背诵了一年多,就这速度还被父亲夸赞过聪慧无比,忍不住说道,“我不信,除非你在我前面背诵下来。”
杜青倒也不怯场,直接开始背了起来。
“够了,别背了,这么热的天,别是累坏了。”贺氏从一开始的吃惊,到后面的心疼,只觉得这么一个小小的孩子,实在是难能可贵,最重要的是白她的两个儿子都比了下去,在背下去,可真是让贺锐脸都没地方放了。
贺氏惊叹的不行,说道,“不愧是杜状元郎的女儿,真是叫人吃惊,只可惜……”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是姜瑜却是一个激灵,似乎记起来很久以前,那位老翰林的也是这般说的。
可惜她是女儿身。
贺氏让人带着几个还去去隔壁玩,显然是有话对姜瑜说。
姜瑜还有些担心,贺氏却保证的说道,“有婆子和丫鬟看着呢,而且我们家两个孩子,虽然淘气,但是并非不懂分寸。”
果然过了一会儿里面就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显然已经忘记了刚才的不愉快。
第32章第32章突然
第三十二章
院子里烈日灼灼,热的直冒烟,屋内却是透着一股凉爽,姜瑜一边吃着丫鬟切好的西瓜一边听贺氏说起京中的事情来,“那赵春鹏被太子爷送入了刑部的大牢,赵大人自然是着急,只是他撞到了太子的脸上,实在是不应该。”
姜瑜想起赵春鹏的做派来,他经常京中闹市骑马而行,早就怨声载道了,不然那天他被太子打的时候也不会有人过来围观,还骂的打得好。
以微知著,显然赵春鹏不止这一点事情。
贺氏的虽然极力平静的表述,但是眼中明显有几分幸灾乐祸,显然这个赵春鹏很不得人心。
“说起来,我听说太子是从姜记是用膳出来的时候撞到了赵德春。”
贺氏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姜瑜,然后握着她的手说道,“最近天气炎热,马车里更是闷热,青儿还这么小,别是中暑了,我想着不如多在大同住几日,过几日有个茂氏的海船要到了,那上面可有不少新鲜的东西,你上次不是说我那铜镜很清楚,那就是外面舶来之物,就去挑几个合适的,价钱要比店里出的便宜一半,送人也是好的。”
姜瑜心中了然,这是贺氏暗示她暂时不要回京,跟杜颢玉信中的内容一样。
看来京中的情况确实是不太好。
两个孩子之前还因为诗经的问题针锋相对,这会儿却是玩到了一起去,或许是觉得屋内无聊,就跑到了外面去玩,贺氏陪着姜瑜出来的时候,他们在前面花园的小池塘边上,旁边跟着一群丫鬟婆子,杜青头上戴着一顶荷花叶做的小帽子,正抬头为贺锐带上,姜瑜知道这是杜青跟着学堂里同窗学的。
贺氏看着笑眯眯的说道,“我家小子就是个顽皮的,青儿也是这般活泼,倒是玩到一起去了。”
结果话还没说完就看到贺锐一蹦三尺高,直接拽住了一旁奶母的衣袖,说道,“这是什么?”
杜青小手里抓着一只比她手掌还要大的田鸡,目光里带着几分狡黠,说道,“田鸡呀,你不会怕这个吧?”
姜瑜很是无奈,想要上前把杜青拉回来,嘴里说道,“这孩子实在是没大没小,被我们惯坏了,别是吓到令公子了。”
贺氏却拽住了姜瑜,“一个小子还怕个田鸡,像什么样?明年等着六岁了还准备给他找个学武的师傅。”
姜瑜倒是对贺氏刮目相看了。
贺氏走过去,从杜青手里接过绿皮白肚的田鸡,这让杜青极为吃惊,转而露出崇拜的神色来,只看得贺氏笑了出来,揉了揉杜青的脑袋,对着儿子贺锐说道,“娘那会儿在田里长大,最是喜欢抓的这东西了,你一个要顶天立地的汉子怎么能怕这个?给我拿着!”
贺锐闹归闹,却也不敢反抗,闭着一只眼睛拿住了田鸡的一只脚,只觉得软软的,还有些温度,倒也没啥,胆子大了起来,整个都抓住,再一看,那田鸡老老实实的在他手里,只敢委屈的张嘴,声音都没有一个,顿时就来了精气神,说道,“娘,这田鸡也不是很吓人呀。”
“本来就是,你看青儿妹妹都不怕,你一个做哥哥的却怕了,像什么话?”
姜瑜要回去了,贺锐却是不舍得杜青,两个人正是玩的开t?心,杜青也觉得贺锐比较好玩,比起学堂里循规蹈矩的几个同窗,贺锐什么都能玩,什么都敢玩,就算是被田鸡吓哭了,但是一转头就忘了,而且抓的田鸡比她还多。
贺氏见两个小的依依不舍,喜的不行,说道,“过了两条街就是你外祖母家,以后来日方长。”
杜氏新买的宅子距离贺府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