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第6页)
只要五分钟,林港城街头的故事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很多颜色,很多声响,人潮不息,奔流不止,命运的洪流裹挟着无数微小的奇迹,在每一个瞬息间生灭流转。
陈禹让随手将竹签扔进纸杯,准备走人,却在起身的瞬间顿住。
第六分钟的时候,视野边缘的霓虹光影定格。
隔着一扇玻璃,余想出现在他眼前。
第22章昼夜温差不要把残缺的爱留在这里(四……
收到陈禹让消息的时候,余想正在收拾房间。
这周,她记得整理出秋季的衣物带到学校。整理着衣柜,总会想着干脆把整个房子都收拾一番。翻箱倒柜大动干戈,莫名其妙找出了很多旧物,比如一本有些泛黄的相册。
翻开第一页,是她和何相宜在摩天轮前的合照,她被何相宜抱在怀里。那时的何相宜意气风发,余想多希望母亲永远停留在照片里的模样。
第二页,便是他们六人的合照——当时还并不认识李仕尧。那时余想四岁,家里刚搬到半水湾,她最先认识了覃忆,慢慢的也和其他人熟了起来。
拍照时,她和覃忆之外的人都不太熟悉。男女生之间泾渭分明,三位少爷自动站到一边,不过都赏脸笑着。余想这才发现,原来人的神态从小就能看出来,容貌的特质亦可能在经年累月的岁月里不变化。
比如焦牧眉目间的机灵与耍坏,比如边昶月混血面庞与生俱来的花花公子气质。
又比如陈禹让。
眉眼间明显比焦牧要傲慢,但又比边昶月多了分矜持。唇角勾起很浅的笑弧,带点散漫的不正经,拍照时小小人仔,却又让人觉得不太好亲近的模样。
相片一张一张阅过,渐渐长大,但陈禹让在照片里的神情出奇一致。
一直是那样体面又敷衍的笑,仿佛下一秒开口,台词就是“所以呢”。
再往后翻,余想指尖顿住,视线在某张照片上停留许久。
后来他们进入同一所小学,小学二年级,余想登台演出。她从小学芭蕾,那日穿了白纱缀闪的演出服,原来是在那个夜晚留下了他们的第一张单独的合照。
陈禹让没有任何表演,但那日也穿了西装,是港岛少爷们看演出时的礼仪。拍照时,他扣子没扣,露出里面的同色马甲与白衬衫。照片好像是随手一拍,二人都没摆好表情。
他们身体一前一后站位,错位的视角里脑袋仿佛贴在一起。
只不过都穿得太隆重,有种小孩过家家的喜感。
这时候,手机屏幕亮起,正巧就是陈禹让。
全港不知多少7-11,余想点开那个定位后才确认,是她家门口那家。
余想疑惑他怎么在附近,打了个问号过去。
[陈禹让:来拿衣服。]
反应了下,余想才想到他说的是那件外套。
毕竟衣服已经在她这里放了几天,但陈禹让却一直没提起过。
可心中已经觉得奇怪了,因为陈禹让先前没有说过任何要拿衣服的事,就这样在晚上八点冷不丁地发来一个定位。
[余想:放在学校了。]
陈禹让却没再回复。
余想一时不懂是什么意思,把手机随手搁在一旁。
但又忍不住拿起来。
那个黑底的地球头像很安静。
没头没脑发来一条定位,又不回她,仿佛抽风。余想心念自己没什么必要配合他,决定不理,把相册收好放回。
可心里却像始终被一根线纠缠牵扯着,放不下。
最后,她还是出了家门。
她住在高楼,电梯徐徐下降,一颗心莫名急躁起来。乱七八糟的TVB看多了,虽知不可能,但她确实有些担心陈禹让,心悬起,一面希望没发生什么,一面想要是什么都没发生那陈禹让给她走
着瞧。
在小区门口,还碰见一家三口。她多留意了一眼,只因为小孩手上拿的黄气球也在她的相册里出现过,她、何相宜、余至君也是有过全家福的。
那家7-11就在眼前,白色灯光将店内铺满,装点成不同于夜色的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