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家常菜盖饭大全(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李钰直接把菜带到了书院,林时有帮他洗好菜处理好鱼就去给学生讲学了。

荤菜先准备一个家常炖鱼,关键是得加一勺酱,再放几个红辣椒,汤汁都收干,做成红烧鱼。剩下的鱼还是串起来做烤鱼,很快就出锅了两个菜。

素菜做一个辣椒干豆腐再来一个西红柿炒蛋,辣椒干豆腐出锅前要用水淀粉勾芡,西红柿炒鸡蛋得放白糖,做成甜口的。这两样平时李钰也爱吃,拌饭吃最合适!

凉菜做一个炝拌土豆丝,把土豆胡萝卜辣椒切成丝,先放凉水里泡一会儿,在焯水捞出沥干水分,拌上醋盐香油和蒜末,再放点香菜,一道爽口的小菜就做好了。

李钰有条不紊的准备着,这都是简单的菜,做的也快。都准备好了放到盆里摆好,就去找林时有。

“相公,你给我写几个字,贴到这块板子上。就写书院食堂。”

林时有从小练书法,笔法刚劲,行云流水,这几个字写的比书院的牌匾还好看,李钰看了很满意。

中午人们来看的时候发现院里多了一块牌子,桌椅板凳也摆好了,李钰先跟大家伙讲明白:“乡亲们我在书院办了一个食堂,每天都会做五道菜荤素都有,荤菜四文素菜两文,还有干粮一文,大家来吃饭选什么和我说。

我给大家打饭,如果村里人干活家里没人,把孩子放在学堂的,学生便宜一些,五文钱一顿饭。”

话音一落村里人就喧闹起来了,“这食堂就是下馆子呗,想吃什么来选什么。”

“不是,是只有那几种,我们想吃啥选啥。”

“我媳妇儿不在家我天天凉水啃馍馍,这回能来这吃了,还能吃口菜。”

李钰菜卖的便宜,又能尝到好几样,村里人不少来吃饭的,把孩子托付这里的也有十多户,这些小孩别看个子小,饭量倒是不小。

每天大概赚个130文,最多的一天赚了220文,人太多菜不够了李钰又临时炒了两个菜。李钰这食堂办的成功,自己也省事,每天都有村民来吃饭。

食堂现在三天一换菜牌,直接挂在书院门口,路过就能看见,但是乡亲们大多不识字,孩子们跟着林时有学了这段时间有些字倒是能念出来了。

村里开了个书院食堂,就相当于村里开了个小饭馆,可成了乡亲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了。

中午日头正高,天气热的人心里也燥的慌,几个妇女和汉子坐在村中大树的阴凉下乘凉。

“咱们这村里还真来了个有脑子的,你看那林家的汉子和他的哥儿,又是教书又是卖吃食,我看这银子都被他们外来的赚了!”一位妇人摇着扇子,嘴唇一张一合地停不下来。

“可不是嘛,咱们村有钱去吃的还真不少,你看那王大海天天去,我看啊八成是相中人家的哥儿了!”旁边的人都互相挤挤眼睛不怀好意地笑了。

人们还是对这样的话题感兴趣,七嘴八舌地说着:“听说那夫夫俩太不像话,就顾自己赚钱了,那一家人都不管!”

“你可拉倒吧,我听说是老大老二欺负老三,再说了看那面相也不像是刻薄人啊。”

妇女们一提起家长里短就说个没完,旁边汉子抖了抖烟袋锅子,粗声打断:“你们这些个妇女就爱嚼舌头,我看那林夫子和他的哥儿人挺好,我孙子回来认了不少字呢?”

众人撇撇嘴又小声儿絮叨起来了,刘娇娇没注意这头的人,直接从小路穿过村子。

一个眼尖的妇人指着路边努努嘴:“唉你们看,那是不是林家的那个丫头?”

“听说那个丫头不是亲生的,是媳妇娘家侄女,要我说现在这境地还带着这丫头,这林家也是重情义的。”

“王姑子,你不是媒婆吗,有没有相应的男人给做个媒。”

旁边汉子蹙眉看了看刘娇娇走的小路,这不是去村北边王大海家的方向吗?

王大海家里房子修的好,大门修的高,他在村里田多,又没有老人孩子要赡养,手里有点儿钱,前年自己做主娶了个媳妇儿,但也不是会过日子的。

他在村里横行霸道惯了,看到好看的小媳妇儿就想调戏,自从那天见到李钰,心里一直惦记着,这段日子天天去书院食堂吃饭,也没见李钰多看他一眼,越是碰不到这心里越是刺挠!

正好自己媳妇儿前段日子回娘家了,这屋里待不住了,寻思着去村里转悠转悠!

刚出屋门就听见院外有人敲门,还是娇滴滴的女人声音:“大海哥在家吗?”

作者有话说:

钰哥儿:这几样盖饭谁不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