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13 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学生们没见过李倓,但是刘院见过啊!这一下直接对上脸,吓得差点小命不保,还好他向来待人真诚又公平,从不贪赃枉法,此时站在李俶身旁也有了些底气。

李俶却皱着眉问:“我真的有那么严吗?”

虽然李倓根本没见过李俶上课,但是一看李俶皱眉,他当机立断表示:“不严啊,你肯定是很和善的老师。”

刘院想到每年评教评学的结果,又擦了擦汗。但是人家兄弟俩的你来我往,他也没有去戳破李俶年年被学生“避雷”的事实。

更何况,李俶虽然对学生打分严厉手也严,但向来有理有据,学生的结课论文如果用心写还会写好批语和修改意见,不少学生甚至直接拿结课论文去当毕业论文的初稿了。而且李俶的学术水平确实高,如果肯在其他方面多花些心思,也不会刚晋到副教授。

总而言之,刘院九曲十八弯的心肠转了一遍,得出一个结论:李总的哥哥肯定不缺钱,李俶还在教书、搞学术,那是真的热爱啊!可得哄好了,这样不图钱不图名的学术大佬,实在是太罕见而且给领导省心。

刘院道:“严师出高徒啊,李老师你都不知道,每年研究生面试里有多少学生想拜入你门下!而且李老师长得好,天天有女老师来找我要联系方式呀!甚至还有男老师呢!”

李俶自然是知道自己有一副好皮囊的,但是活了太久的人早就看透了红颜枯骨。美与丑不过是一张脸皮,都不用黄土埋几天就能烂干净,何必在意。夸赞容貌的话他也听了这么多年,于是只是露出最常见的也最客套的笑容,点点头应付过去。

可惜小李总如今脑子里只有不到三十年的记忆,还属于“没看透”的那批人,不然也不会一见面就被李俶美得晃了眼——李倓仍然认为自己最初只是色令智昏,尚未意识到更深层的原因。

李倓矜持地点点头,表示认同:“确实。”等点完了头,李倓又琢磨出来一点不对味儿,什么叫“好多人来要联系方式”,李俶如今是他的。。。。。。金丝雀也好,男朋友也好,怎么还有人觊觎?

刘院见李倓表示了认可,嘴一快:“是啊,李总日后的嫂子得是个天仙般的人物才配得上啊!”

这下好了,李倓差点没保持住没什么表情的脸。

李俶对他情绪的感知一直敏锐,听到这话时就悄悄转了一下目光,果然捕捉到了李倓咬紧后槽牙的小动作。李老师眉梢一挑,客套的笑容里带上一点真情实意,但是为了不让刘院本就不剩下多少的头发雪上加霜,还是开口打了圆场:“还得谢谢院长帮我挡了那些桃花,不然多耽误我工作。”

“应该的,应该的。”

李倓表情这才好了一点。

三人站在这里闲唠嗑,却听到下面考古现场起了一片惊呼。不知道为什么,在大夏天李俶的脊背无端冒起一点凉意。有些考古现场虽然干的也是“挖坟”的活计,但是和盗墓志怪小说们写的实在是天差地别。别说没有鬼和僵尸,想挖到点有开创性的东西都是难上加难,挖出“有字的青铜器”的这种大运更是没几个人走得上。

不会真挖出来什么“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了吧。李俶的思绪飘远了一瞬间,那玉玺他是用过的,但他记得传国玉玺在李从珂自焚后就失落了。

“我去看看。”李俶把伞交到李倓手中,还顺手摸了一把他的头发。

李倓虽然不懂考古,但是从李俶和刘院的表情里也察觉到了一点奇怪:“我和你一起去。”

“你过去干什么,只能吃一嘴沙子。”李俶笑道,“刘院,您也留在这吧,我去看看就行。”

夏天的阳光异常刺眼,但是一般在挖坟掘墓的时候人们总是喜欢阳光的,大概是存着一点“太阳底下没有鬼”的心理。李俶用手在额前微微挡着,快步走了过去。

“怎么了?”

已经围了一圈的人见他来了,连忙给他让出一个身位。不知道谁说了一句:“李教授,刷出来一个陶俑。”

陶俑在陪葬品里是常见的东西,有什么可惊讶的。李俶皱眉。知道他这几日没来不了解进度,旁人连忙补充到:“可是李教授,我们还没开墓门呢。。。。。。不对,土封都没清完呢!”

初步估计的这个墓大约是盛唐到中唐时期的一个官员,文臣还是武将也尚不知道,但是初步估计应该职务不低,因此墓里应该也是有不少东西。李俶第一反应便问:“有没有发现盗洞?”

在场的都是从业人员,这话自然也不用等李俶来问,连忙答:“没有,这个墓应该是完好的。但从陶俑来看,应该可以确定年代了。”

这个墓如今违反常识的地方太多了,李俶眉头就没松开过,又问:“怎讲?”

“这陶俑有铭文,可以确定是唐代宗之后的了,可以排除盛唐的可能。诶,李老师,你和唐代宗。。。。。。”

李俶听到自己的庙号早就已经面无波澜。他没带手套,刚刚也没去细看陶俑,只问:“陶俑有铭文倒是少见,印的什么?”

“是个骑射俑,铭文有些模糊了,但可以看出来第一个字是‘齐’,最后一个字是‘倓’。”现场的人员并不知道那边正站着一个李倓,继续说道:“李老师,你也知道,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大概率就是。。。。。。李老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