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书(第3页)
“好妹妹,这字儿念什么呀?”春桃指着礼单上一处墨迹,圆脸上满是苦恼,“小侯爷这写得也太潦草了……”
雅兰笑着摇头,正要探身去看,却见角落里整理账册的闻礼之抬了抬眼,轻声道:“‘南海鲛珠十斛’。”
春桃眼睛一亮,立刻凑过去:“那这个呢文砚哥?”她指着另一行字。
闻礼之看了一眼:“‘青玉螭纹佩一对’。”他抬眼对雅兰轻声道:“姐姐且去忙别的,这里我看着便是。”
雅兰点了点头。她瞥了眼窗外渐暗的天色,柔声道:“都快些,世子快回府了,赶在他回来前收拾妥当了。”
雅兰话音方落,满屋子的笑闹声便低了几分。小丫鬟们抿着嘴加快了手上的活计,几个小厮也收了嬉笑,闷头搬起箱笼。阮阮踮着脚去够高处的锦盒,春桃则抱着礼单小跑着去核对数目。
闻礼之见众人忙碌,便也自然地起身,端着砚台往库房深处走去——那里摆着一张单独的红木案几,原是老账房先生用来看账的地方,如今堆着些陈年的礼单。案几临窗,既避开了主道上来往的人流,又因着靠墙的书架隔出方寸清净,倒成了个既能照看全场,又不显突兀的好去处。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闻礼之专注地写着,直到一片阴影笼罩在案前。
“怎么躲这么远?”
少年人清亮的嗓音在头顶响起,闻礼之笔尖一顿,墨汁在账册上晕开一小片阴影。他不必抬头,也知道是谁来了。
“世子。”闻礼之搁笔起身,垂首行礼。
时琛点了点下巴示意他坐下。他慢悠悠道:“刚才帮着人家认了不少字?”
闻礼之刚坐下的身躯一顿,没应他的话。
“果然是闻家的公子,到底和寻常下人不同。”时琛轻笑。烛火晃了晃,映得他眼底晦暗不明。
“看见了吗?”时琛突然问。
闻礼之一下子明白过来他在说什么——前几日书房里,那册特意摆在书桌明处的旧年婚契。烫金的边已经褪色,却仍能看清“闻氏子礼之聘时氏女莹”的字样。
闻礼之声音平静:“当年之事,是闻家失礼。”
“失礼?”时琛忽然笑了,“好一个清高的闻氏家风。文砚,你说闻岳怎么这么不愿和侯府扯上关系?”他忽然俯身,玄色衣袖扫过案上账册,“若当年的婚事成了,我现在该唤你什么?姐夫?”
闻礼之眼睫微颤,却仍保持着恭顺的姿势:“世子慎言。奴才不配再提当年旧事,污了小姐清名。”
时琛盯着他细白脖颈那道温驯的弧度,忽然失了逗弄的兴致。他话锋一转:“白日裴明远试婚服,你猜他说什么?”
闻礼之指尖轻轻拂过账册边缘:“裴公子定是不喜如此繁杂的服饰的。”
“他说……”时琛忽然伸手比划了个尺寸,“腰封要再收一寸。”手指悬在半空顿了顿,“他瘦得厉害。”
闻礼之将散落的账册重新理好:“裴公子尚公主,已是难得的良缘。”
“良缘?”时琛冷笑一声,“那日宫宴你也见了,那小丫头……”他比划了个高度,“才到裴照临胸口,她能懂什么喜欢?”
案上烛火噼啪一响。闻礼之轻声道:“公主天真烂漫,总好过……”他顿了顿,“其他安排。”
时琛突然沉默。
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半晌才道:“也是。至少明远还算良人。”
“世子宽心。”闻礼之将朱砂盒往案角推了推,“裴公子贤名永州城皆知,定会待公主好的。”
“我们这样的人……”时琛忽然轻笑,笑意却未达眼底,“姐姐的婚约是筹码,明远的婚事是交易……”
他忽然轻声道,像是在问谁,又像自言自语:“……我能例外吗。”
库房那头突然传来箱笼落地的闷响,接着是管事压低的训斥声。时琛像是被惊醒般,神色瞬间恢复如初。
他转身而去,衣角在灯下划出一道凌厉的弧度。他遥遥对管事叮嘱事宜,声音一如往常,仿佛方才那片刻的失态从未发生。
闻礼之独坐案前。烛火摇曳间,他闭上眼——失言之时,时琛眼底闪过的一丝落寞,他看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