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弦待发(第1页)
京都,丞相府。书房内烛火通明,檀香袅袅。高士谦卸去了朝堂上的威严,穿着一身舒适的常服,靠在紫檀木太师椅上,听着心腹幕僚的汇报。
“相爷,北境飞鸽传书频繁,加密方式极其复杂,我们的探子难以完全破译,但截获的片段显示,林烬与其背后那位琴师沈砚,联系异常紧密。所用代号为‘烬’与‘砚’。”幕僚低声道。
“烬。。。砚。。。”高士谦眯起眼睛,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双玉合鸣?呵呵,有意思。那张让从北境带回的零星消息,说林烬昏迷时曾呓语‘阿砚’。。。看来,这沈砚,便是林烬的命门所在。”
“相爷英明。还有一事,关于那螭纹佩。我们遍查前朝秘档和王府旧卷,镇北王府世子的螭纹佩确为一对,乃前朝御赐之物,意义非凡。当年王府大火后,此佩便不知所踪。若林烬真是萧明宸,沈砚又与他关系如此密切。。。那沈砚手中,极可能有玉佩的线索!甚至。。。他本身可能与王府血案,乃至前朝秘辛有关!”幕僚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
高士谦眼中精光爆射!螭纹佩!双佩合一!这不仅仅是身份的证据,更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秘密!价值连城!他缓缓坐直身体,脸上露出老狐狸般的笑容:“好!好一个螭纹佩!此乃天助我也!”
他沉吟片刻,下令道:“加派人手,严密监控沈砚入京后的所有动向,以及他那个天音阁在京城的据点!但切记,只可远观,不可打草惊蛇!此子手段非凡,背后势力盘根错节,需以智取,不可力敌!”
“再者,动用我们在璇玑门的暗线,不惜代价,查清沈砚在昆仑山的一切!尤其是他被驱逐下山的真实原因!以及。。。他与前朝,是否真有瓜葛!”
“第三,”高士谦眼中闪过一丝志在必得的光芒,“待沈砚抵京,寻个合适的时机,以本相的名义,请他过府一叙。地点。。。就定在听雪轩吧,那里清静。”
“相爷是想。。。?”幕僚试探问道。
“先礼后兵,投石问路。”高士谦捋须微笑,“本相先以‘镇北将军’之功,代朝廷向他这位‘幕后功臣’致谢,许以厚赏。若他识趣,愿为朝廷效力,为林将军分忧。。。自然皆大欢喜。若他。。。不识抬举嘛。。。”他笑容转冷,声音如同寒冰,“那螭纹佩的秘密,以及他前朝余孽的嫌疑,便是悬在他和林烬头顶的利剑!本相倒要看看,这位搅动风云的琴师,骨头到底有多硬!”
他仿佛已经看到沈砚在他面前被迫妥协,成为他掌控林烬、进而掌控北境军权的提线木偶。螭纹佩,便是那根最关键的线头。
*
数日后,京都迎来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一辆看似普通、内里却极为舒适的青篷马车,在厚厚的积雪中,碾过朱雀大街的石板路,悄无声息地停在了“清音茶楼”的后门。
车门打开,一身素雅青衣、外罩银狐裘氅的沈砚,在月影的搀扶下走了下来。他脸色依旧带着一丝昆仑风雪留下的苍白,但眼神却如同浸在寒潭中的黑曜石,深邃而沉静,仿佛能洞穿这京都的繁华表象下涌动的暗流。
“公子,到了。”月影低声道,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茶楼周围看似平静,但她敏锐地察觉到几道若有若无的视线。
沈砚微微颔首,抬头望向茶楼雅致的招牌。清音茶楼,这是他鸽组设在京都的核心据点之一,明面上是文人雅士品茗听琴的清净之地,暗地里却是情报汇聚、指令发出的中枢。
“高士谦的人,盯得真紧。”沈砚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冷意。
“是,从入城就被缀上了,手法很老道,应是相府的精锐暗探。”月影回道,“还有李仲勰那边,也有动静。张让回京后,其府邸周围多了不少生面孔。”
“预料之中。”沈砚抬步走进茶楼,“树欲静而风不止。告诉潜鳞,启动惊弦预案最高等级。京都所有鸽巢转入静默潜伏状态,非核心人员暂离京都。所有情报传递,启用九重天密级。”
“是!”月影凛然领命。“惊弦”预案,是沈砚为应对京都极端危机而制定的最高等级应对方案,一旦启动,意味着鸽组在京都将进入全面防御和深度潜伏状态。
步入茶楼顶层一间布置得极为雅致、可俯瞰半条朱雀大街的密室,沈砚屏退左右,只留下月影。他走到窗边,推开一丝缝隙,看着外面漫天飞舞的雪花,以及雪幕下那座巍峨森严的皇城。
京都,这权力的中心,比他想象的更加波谲云诡,也更加。。。危险。高士谦的利诱与要挟,李仲勰的明枪暗箭,皇帝的猜忌与病弱,还有那隐藏在暗处、对螭纹佩虎视眈眈的各方势力。。。
他轻轻抚摸着腰间——那里空空如也,螭纹佩已留在北境林烬手中。那是信任,也是责任。
“月影,”沈砚的声音在寂静的密室中响起,清晰而坚定,“传信给北境:”
“惊弦已启,京都水深。高饵已投,虚利可食,实权勿受。螭纹为盾,彼若图穷,以静制动,待我周旋。狄族之机,不可错失,速定北疆,以固根本。京华风云,自有焦尾惊澜。”
他的目光穿透风雪,仿佛看到了北境那个浴血奋战的玄甲身影。烬,京都的棋局,由我执子。北境的战场,靠你定鼎!河清海晏之路,就从这漫天风雪中,踏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