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有什么资格问(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江昭没理会林廷错愕的目光,猛地起身追了出去。

傍晚的街道人来人往,早已没了江叙的影子。他朝着家的方向狂奔,心里乱成一团,刚才口不择言说出的那些话像回旋镖一样扎回自己心上。他不是那个意思,他只是……只是受不了江叙那种彻底把他当空气的态度。

他冲进家门,喘着气,客厅里只有母亲在插花。“看到江叙了吗?”他急急地问。母亲抬头,有些诧异:“小叙?他不是跟你一起出去的吗?没回来啊。”江昭的心猛地一沉。他转身又跑出去,在小区里绕了一圈,篮球场,小花园,平时江叙可能会去的地方都找了,没有。

天渐渐黑了下来。江昭站在小区门口,有点茫然无措。他拿出手机,手指悬在江叙的号码上,却迟迟按不下去。打通了说什么?再说错话怎么办?

他在门口徘徊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看到那个清瘦的身影从街角慢慢走过来,低着头,路灯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显得格外孤单。

江昭喉咙发紧,下意识想躲开,但脚像钉在了地上。江叙走近了,似乎没看到他,径直就要从他身边走过。“哥。”江昭哑着嗓子叫了一声。江叙的脚步顿住了,但没有回头,也没有应声,只是停在那里,背影僵硬。

“我……”江昭张了张嘴,道歉的话堵在喉咙里,怎么也说不出口,“……饭好了,妈让你回去吃饭。”极其蹩脚的借口。

江叙沉默了几秒,然后很低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然后继续往前走,依旧没有看江昭一眼。

这次江昭没再跟上,他看着江叙走进单元门,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那种冰冷的、无形的墙又一次竖了起来,比之前更厚,更高。

接下来的日子变成了一种煎熬。江叙的冷漠升级了,不再是单纯的忽视,而是带上了一种近乎决绝的疏离。他开始更早起床,更晚回家,完美地错开所有和江昭单独相处的时间。在家里,如果不得已要和江昭待在同一个空间,他会立刻找借口离开。

他甚至开始把放在客厅的一些常用书和资料慢慢搬回自己的房间。那个曾经两人会并肩坐着看电视、偶尔膝盖相碰的沙发,现在只剩下江昭一个人。

母亲忧心忡忡,私下问过江昭好几次:“你和小叙到底怎么了?这次闹得太久了。”父亲也找江昭谈过一次,语气严肃,说兄弟之间没有隔夜仇,让他主动点。

江昭有苦说不出。他试过。他买了江叙喜欢的那家甜品店的蛋糕放在他桌上,第二天原封不动地出现在厨房的垃圾桶里。他故意找很难的物理题想去问江叙,江叙只看了一眼,就把一本习题集推给他,声音没有一点波澜:“这上面有详解,自己看。”

所有示好的途径都被彻底堵死。江昭觉得自己像一头困兽,被关在一个透明的笼子里,能清楚地看到外面那个他想靠近的人,却无论如何也触碰不到,所有的努力都只会让那人退得更远。

时间滑到月考。成绩下来,江叙依旧是雷打不动的年级前十,江昭的成绩却跌了不少。

晚自习下课,江昭被班主任叫去办公室谈了一会儿话,主要是说他最近状态浮躁,让他调整心态。他心情低落地往回走,在教学楼后面的自行车棚拐角,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是苏晓和江叙。两人似乎刚讨论完题目。“……所以你俩到底怎么回事嘛?”苏晓的声音带着无奈,“江昭最近跟吃了炸药一样,谁都惹不起。”江叙的声音很淡:“没什么。”“没什么会这样?他以前最黏你了。”苏晓嘀咕道,“这次是你不想理他吧?为什么啊?”江叙沉默了一下,然后江昭听到他清晰而冷静的声音,像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

“没什么。只是突然觉得,兄弟之间,也应该保持点距离。以前是我不太注意,以后不会了。”

“距离?”苏晓显然没听懂。“嗯。”江叙的声音听不出情绪,“毕竟不是亲兄弟,走得太近,不合适,也容易让人误会。”

“误会?”苏晓更疑惑了。江叙却没再解释:“走吧,快熄灯了。”

脚步声响起,两人离开了。

江昭从阴影里慢慢走出来,脸色苍白得像纸。江叙那句话,每一个字都像冰锥,狠狠扎进他心口,比任何愤怒的指责和冰冷的眼神都更具杀伤力。

“不是亲兄弟”……“走得太近不合适”……“让人误会”……

原来,这就是他给那天器材室里那个几乎发生的吻,和他们之间所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下的最终定义。一个需要被纠正的“错误”,一个需要被保持的“距离”。

原来,他那些慌乱、无措、甚至隐秘的期待,在对方眼里,只是不知分寸的、需要被划清界限的困扰。

江昭站在原地,初夏的晚风吹在身上,他却觉得刺骨的冷。

从那天起,江昭也变了。他不再试图靠近,不再笨拙地示好。他接受了那条被江叙亲手划下的界线,甚至主动把界线划得更清。

他开始更频繁地和哥们儿混在一起,打球打得更晚,在家待的时间更少。吃饭时如果江叙在客厅吃,他就端回自己房间吃。父母看着这对突然变得比陌生人还客气的兄弟,愁眉不展,却又问不出所以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