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第1页)
秋去冬来,时间像指尖流沙,悄无声息地滑向学期末。月川四中的校园被一层肃穆又紧张的备考气氛笼罩,连往日最喧闹的课间,走廊里也多了不少抱着书本疾走或倚墙默背的身影。空气里弥漫着咖啡、风油精和纸张油墨混合的独特气味。
七班作为“尖刀班”,更是首当其冲。老高几乎常驻教室后门,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时不时进行无声的巡视,带来无形的压力。各科试卷雪片般发下,讲台上粉笔灰飞扬,老师们语速飞快,恨不得将一学期的知识点全都塞进学生的脑子里。
在这片全民备考的浪潮中,钟扬和陆洵是彼此最稳固的锚点。
307宿舍成了他们的小型自习室。晚上熄灯后,常常是两盏充电台灯各自亮着一方暖黄,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极低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
“这道几何题是不是少个条件?”陆洵蹙着眉,将数学卷子轻轻推到钟扬面前,指尖点着其中一道大题。
钟扬正在做着一道化学平衡题,闻言凑过去,下巴几乎要搁到陆洵肩上,目光扫过题目,鼻尖萦绕着陆洵身上淡淡的、干净的皂角香混合着墨汁的气息。
“唔……我看看,”他拿起草稿纸,唰唰画起图来,“你看啊,这个角……所以应该是……这样……所以……你被这个提干迷惑了”
他讲得清晰直白,陆洵跟着他的笔尖,眼神渐渐亮起:“哦!对!我惯性思维了”他拿回卷子,不好意思地抿抿唇,“谢谢。”
“谢什么,”钟扬转着笔,笑得有点坏,“叫声好听的就行。”
陆洵耳根微热,伸手掐向他腰间的软肉:“……做题!”
钟扬大笑着躲开,心情大好,感觉思路都通畅了不少。他喜欢看陆洵这种偶尔流露出的、带着点羞恼的生动表情。
大多数时候,是钟扬负责攻坚陆洵相对薄弱的数学综合应用,而陆洵则负责帮钟扬梳理需要大量记忆和精准表述的文科知识点,尤其是语文的古文释义。陆洵的记忆力好得惊人,总能找出一些巧妙的记忆口诀或者关联点,帮钟扬把零散的知识串成线。
“秦朝‘车同轨,书同文’,你就记‘车轮滚滚,书本一样……”陆洵小声地、一字一句地教他。
钟扬跟着念,忍不住笑:“陆老师,你这口诀怎么都带点幼稚鬼的味道?”
“管用就行。”陆洵微微挑眉,难得地带了点小得意,拿起笔继续帮他勾画重点
他们互相抽背,互相考较,在题海里艰难跋涉,却又因为身边有另一个人的陪伴,而觉得这段枯燥疲惫的时光并非难以忍受。偶尔学累了,钟扬会强行把陆洵拉起来去走廊窗边吹吹冷风醒神,或者变魔术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塞给他。
“补充点糖分,大脑转得快。
陆洵含着甜甜的橘子味硬糖,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和远处教学楼的零星灯火,会觉得心里那份因为考试而生的焦灼慢慢被抚平。
……
校园里的圣诞氛围悄然弥漫开来。虽然不提倡过洋节,但青春的躁动和对仪式感的渴望是挡不住的。小卖部的苹果披上了华丽的包装纸,变身“平安果”,价格翻了几番依然畅销。女生们私下里交换着小小的圣诞贺卡,教室的角落偶尔会出现一两个迷你圣诞树摆件。
圣诞节前一天的平安夜,正好是周六,但高三和高一高二的重点班依旧要补课。空气里漂浮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期待又克制的情绪。
晚自习结束的铃声终于响起,学生们如同出笼的鸟儿,收拾东西的动作都透着一股轻快。
“扬哥,明天真不出来嗨?崔赫勾着书包带子,凑过来,“兄弟们都说好了,网吧五连坐,晚餐火锅走起!”
钟扬正帮陆洵把摞好的习题册塞进书包,头也没抬:“不去,家里有门禁。”他随口扯了个谎,实际上早就计划好了。
“切,没劲!”崔赫撇撇嘴,又看向陆洵,“陆洵,你呢?一起呗?”
陆洵摇摇头,轻声说:“我……要看书。”
“得,俩学霸,服了你们了。”崔赫夸张地叹了口气,挥挥手,“走了走了,祝你俩明日与习题终成眷属!”
教室里的人渐渐走空。钟扬和陆洵最后离开,锁好门。
冬夜的寒风凛冽,吹在脸上像小刀子刮过。两人并肩走在回宿舍楼的路上,路灯将影子拉得很长。呼出的白气迅速消散在寒冷的空气里。
“冷不冷?”钟扬侧头看陆洵,他鼻尖冻得有点红。
“还好。”陆洵把脸往围巾里埋了埋,声音闷闷的。
走到宿舍楼岔路口,一个回307,一个回现在陆洵独住的308(因为期末复习,陆洵又暂时搬回了单人间,图清静)。
“明天老时间,图书馆占座?”钟扬停下脚步,看着陆洵。
“嗯。”陆洵点头,睫毛上沾了点寒气,显得湿漉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