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李长生裴蕊李长策篇(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当时在长安城里,有这么一句话:天下事皆决于皇帝,皇帝位决于关陇。

关陇,就是关陇贵族集团。自南北朝的西魏北周一直到隋,以及后面的大唐,皇帝全是关陇贵族的人。属于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关陇。

李长生出身于赵郡李氏,乳名桥儿,天宝四年生人,家里借着曾祖李峤的余福,家里在朝中仍旧是有一席之地,只不过再也没有直系的儿孙同李峤一样,官至中书令。所以可怜的桥儿,被家族寄予了厚望,就连乳名,也是不讲避讳地用了曾祖姓名的半边。又有算命先生说这孩子命里五行缺木,便改山为木,取了一桥字。

裴蕊本是兰陵萧氏的后人,天宝四年生人,虽然也是五姓七望之一,但是因为之前在南朝时期家族中有人出了皇帝,这个前前朝的皇族,到了唐朝中期便也被打压得差不多了。加上裴蕊本就出身旁支,虽然生活极其富裕,但还没到桥儿的赵郡李氏家那么骄奢淫逸。而现在,自己的父亲是宫里的御医不常回家,自己就和母亲一起住在这深宅大院,每日跟随母亲也学习医术。因为父亲希望她继承衣钵也做个医生,也就取了个谐音的乳名叫作阿依。

这二人与陇西李氏的李长策,还有很多关陇贵族的小孩,都是青梅竹马,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这三个人特别投脾气,慢慢地三个人相互之间的关系,总会比其他孩子好那么一些。

但是这一切。。。都在他们二人六岁时,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六岁,对于平常人家的孩子,还是满大街玩耍的年龄,但是对于桥儿来说,是噩梦的开始。家里为了重回往日官拜宰相的荣耀,让桥儿安心读书,给桥儿骗上了阁楼挪开了梯子,紧紧锁住阁楼的门,只留下了一个小口子送上来每日三餐,当然,还有一扇靠着外街但是根本过不去人的窗户。一开始的半个多月,桥儿每日撕心裂肺地哭喊,渐渐地,哭喊声越来越小,到最后,桥儿也明白了只要把这阁楼里的千万卷书都背下来,自己就能出去了。桥儿自此索性就真的开始好好读书。

只不过这样的日子总会让人疯掉,不过还好这样的事最终还是在两个多月后让阿依知道了,每天阿依都会在学习完医书,在街上远远和桥儿打着招呼。时不时还会用油纸包着一些阿母做的点心,用尽全力往窗户里扔,当然七八米的高度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是扔不上去的。偶尔也会有旁边卖艺耍飞刀的阿叔帮忙扔进去,桥儿和阿依都很开心,夸阿叔这招,百步穿杨。

只是这个事情,很快就因为阿依在学习时心不在焉而败露了,就算是这样,阿依母亲也没说什么,只是每日多做了一份点心,又准备了一个小篮子,叫阿依明日找那个耍飞刀的阿叔,把篮子扔上去,往后阿依再来给桥儿送点心,就不必次次都要扔点心上去了。

这样的日子还在继续,然后另一头的李长策,或许比桥儿更加悲惨。

家里倒是允许他出门,但是不太允许他身上不带点伤出门。

他生于天宝二年,叔伯兄弟行六,八岁生日时,父母送给他的有三样礼物,一杆木枪,一本枪法书,一位师父。这一次生日,是幸福的最后一天,也是磨难的第一天。

生辰转天早上还没有天亮,这位年轻师父直愣愣地拎起了这孩子,一把扔到了院里,还没有等他开口,师父就先开口了。

“你叫作六保,可知为何?”

六保看着眼前才十六岁左右的师父,总感觉心里边有些不太对劲。

“因我兄弟行六?”

“错!”师父用竹条狠狠抽了小六保一下,“老爷给你起名六保,是要你记住,大丈夫在世,保亲、保家、保国、保万民、保圣人、保江山社稷!”

“这。。。”

没等六保言语,一竹条又狠狠抽在了他的后背上。他想不明白,父母老师为何昨日还是宠溺模样,今天开始,就要对自己如此严厉。想到这里,他哭了起来。

“不许哭!”又一鞭子。。。

“你是陇西李氏的后人,你可知当年太宗文皇帝,一战擒双王,拜天策上将,开府纳贤,你这一脉,乃是当初跟随太宗文皇帝四处征战的天策府亲军后人!”

“我知道!”

“很好!你可知老爷夫人为何给你长枪和枪谱?”

小六保已经知道,哭没有用,自己哭得越大声,就会被打得越狠。

“因我阿爷阿母要我学了本事,保亲、保家、保国、保万民、保圣人、保江山社稷!”

“孺子可教。。。”师傅扔掉竹条,转到小六保面前说,“当年薛仁贵将军,随圣人举兵出征,三箭定天山,今天为师给你三鞭,可知为何?”

“师父三鞭子,给六保定心。”

“好好,好!!”师父听见这话,终于露出了笑脸,摸了摸六保的头。

“师父。。。我疼。。。”看见师父笑了,六保也才稍微敢和师父说这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