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第2页)
化宝炉中香烟袅袅,她的面容笼罩在朦胧的烟雾中,已经看不真切,只能听到口中念念有词,褚京颐仔细听了一会儿,那似乎是《地藏菩萨本愿经》。
目光上移,落到佛像下方,那所谓被佛法庇佑的范围之内的牌位之上,一行娟秀的小字赫然在目:爱子褚绥宁之位。
诵经声一停,女人轻咳了两声,并没有动,依然跪在原地,红唇微启,那声音竟然还如同少女般娇柔甜美:“既然来了,去为你哥哥抄卷经吧。”
态度一如即往的平淡,仿佛数月之前那场几乎断绝母子亲缘的争执从未存在过。
“好。”褚京颐也平静地点点头,转身去墙边的案几旁抽了张宣纸,也不用翻经书,随意研开一点墨水,自顾自撰写起来。
他写的是《心经》。
原因无他,这个最短。自从褚绥宁病故,徐寄蓉时不时就会抽疯,逼他跟自己一起抄诵经文祭奠亡子。褚京颐没耐心抄那些动辄几万几十万字的经书,第一次抄就坚定选择了只有260字的《心经》,并且至今也只抄这一部经。
七年下来,累计也抄了几百上千遍了,不说倒背如流,至少一气呵成不成问题。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诸法空相……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直至最终的,揭露世间一切奥秘的真言咒语: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万相皆空。
无一物是真实恒有。一切因缘而来,又将因缘而逝,欢愉只是无常的产物,痛苦与超脱痛苦的智慧自然也不复存在。
不必执着,速速放下,渡离此岸。
那么,徐寄蓉放下了吗?
当年使尽下作手段拆散褚砚城与他当时相好的恋人,不惜逼死对方也要强行嫁进褚家,阴差阳错,痴缠一生,与挚爱终成怨偶、形同陌路的徐寄蓉,真的放下了吗?
移情于身负不治顽疾的长子,视其为余生唯一意义,全然漠视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另一个孩子,直至爱子病夭,英魂消殒,从此心如死灰形如槁木一心向佛寻求解脱的徐寄蓉,真的放下了吗?
褚京颐将毛笔往案上一搁,拿起那张墨迹未干的宣纸,走到化宝炉前,将其扔进熊熊烈焰中。
一瞬间蹿高的火舌照亮了女人那张艳丽苍白、眉目如画的面庞,被火光扭曲的空气中,褚京颐看着这个孕育并赐予了自己肉身形貌的女人,有那么几个恍惚的时刻,像是看到了几十年后的自己。
或者,七年前的梁穗。
明知不可为却偏要勉强为之的两个Omega,在此刻,在他的面前,默默汇聚成同一副悲戚含泪的绝望面容,共同书写着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这一颠扑不破的永恒真理。
以及,另一个因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纠葛沉睡至今,虚度多年光阴的受害者……褚京颐真正的责任所在。
一代又一代延续的悲剧,必须在他手中终结。
陪母亲诵了两小时经,徐寄蓉终于在陈姨与他的反复劝说下起身。
此时她已经双腿剧颤,几乎无法直立,陈姨流着泪拿来药酒为她擦拭,只见那原本白皙的膝盖已经因为一丝不苟的长时间跪拜变得青紫发黑,肿胀得像是两只馒头,然而徐寄蓉却像是根本感觉不到痛苦,嘴角含笑,仿佛很满意一般盯着褚京颐。
“你该多来看看你哥哥的,”她说,“你们是同胞手足,是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绥宁一直很喜欢你。你一来,我心里就安定了很多,大概是母子连心,绥宁也觉得高兴吧。”
神经病。
死了多少年了还没投胎转世?留在家里当地缚灵?
“我走了,”褚京颐说,“你膝盖要是还想要就别跪了,坐着照样能诵经。要不就多安排几个佣人过来,陈姨年纪也大了,万一哪天你跪断了腿,她老人家可抱不动你。”
或许徐寄蓉这么多年对他的冷待是有原因的。
她们母子好似天生就合不来,褚京颐跟她待了这么久,已经觉得越来越难以忍受,把人安顿好之后,立即毫不留恋地离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