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第1页)
夜已过半,裴家门房时不时往外张望。
两位老爷卯时出门逛灯会,现在已是亥时。
放在以往早已到家安寝,今日不知为何还不归来。
主家没回来仆役不敢歇息。
中秋佳节,府上也挂满了花灯应景。
好不易等到老爷归家,又有客人随后,小厮婢女顿时忙活起来。
彦博远、云渝受邀入门歇脚。
裴寰欣赏这个年纪不大满腹才学的后生,将被年轻人看了场热闹的事情抛之脑后。
谈话间不住捻胡拊掌,以为遇到了忘年友,殊不知对面也是个老东西。
裴寰并不在意云渝哥儿身份,对他如对彦博远一般一视同仁,夫夫二人一个没被落下,挨个考教。
彦博远平日有空就教云渝。
云渝不用科考,彦博远教学不拘一格,闲书科举样样都说,但到底不如正经读书人。
好在学识不够灵气凑,裴寰有意按着对方能力内提问,是以相谈甚欢。
夫夫二人言语之间恭敬有加,亲昵有之,谈吐说话间又时不时对视一眼,一老两小一副阖家欢的场景。
至于刘大山,一进家门就跑没影了。
裴寰对他指望不得什么,独自在前院招待客人。
太师之位再高也是先皇时的臣子,当朝太师都有学子不知名姓,何况数十来年前的人。
所作诗集少有人知,彦博远能够用出,自是知道裴寰这号人物。
他和刘大山皆以真名示人。
人老成精,裴寰心中一想便明白。
彦博远猜不出他们身份才怪,却不点破,也无谄媚之态,与他同寻常长辈相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1]
少有这般世间大儒在前,依然淡定如初,岿然不动,不显半分讨巧,只有在裴寰主动提问时恭敬展露才华。
要说之前在外头裴寰和他闲聊只是客套,邀他入府歇坐,则是存着往来相处的意思,一番交谈下来胸中舒畅,对彦博远的好感一路上涨。
裴寰身骨强健,晕厥醒来至今不见疲色,可想而知刘大山做的糟心事把他气得多狠。
把身强体壮好好一个人气得当场出毛病,是以他一回家就溜之大吉。
天色渐晚,一盏夜茶下肚。
裴寰明显还有烂账没解决,彦博远和云渝起身告辞。
裴寰有些意犹未尽,他已很久没聊得这般痛快过,着人送客,站在厅堂门口凝视远方。
过了片刻,跨步前行,往侧院行去。
刘大山在府城安家时囊中羞涩,只够租一个一进的屋。
裴寰来了后他不肯搬离,于是裴寰把他周边宅院全数买下打通扩建。
刘大山的屋子照旧保留,平日和裴寰住裴府。
偶有闹矛盾的时间,就把通往那头的侧门锁了,不让裴寰碍他眼。
裴寰做好了被锁门外的准备。
过去一看,门果然关着,但没锁。
“……”裴寰觉得胸口又有熟悉的抽痛感袭来。
这是让他进去的意思。
门不锁的状态下他不过去,刘大山转日能把他活吃了。
不过这也说明刘大山只是破脾气上来,拉不下脸求和,等着他递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