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第29页)
周太后和林太后在先帝时就不和,一个是正宫嫡妻,一个是妾室宠妃,虽私底下争斗不断,但还维持着表面的关系。
在三年前元弋登基时,依礼法尊自己的亲生母亲为圣母皇太后,嫡母为母后皇太后,是母后亲手撕了这块遮羞布。
当年钦天监夜观天象,言一国两太后,皆在京城,影响大周的气运,须得让一位太后去往离大周的中心——中州。
中州虽是大周的中央,但这是个荒凉之地。
周太后知晓钦天监是受林太后的指使,也明白元弋肯定不会让自己的亲生母亲去,所以自请去中州,名头打着的是为了大周。
在民间赢得了一片好名声,在朝中,也有人称赞。
元弋知道这是自己母后逼走嫡母的办法,但终究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这样,周太后在中州一待三年,除了年节时李全提醒要送去点东西以维护表面的孝心,元弋都快忘了还有一位名义上的母亲在中州。
这次事情才发生两天,动作就这么快,他那嫡母在宫中的根基委实不小啊。
除去直接暴露在人前的,其他的应当还有。
一想到宫里有什么事就会快马加鞭被传到中州,元弋的火气又涌上来。
“传话给皇后,让她好好肃清后宫,多嘴的通通不用再留,若是还办不好,宫务可以换一个人管了。”
元弋的气还没消,皇后都被迁怒了,更别说他一个奴才了,李全也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是。”
…………
前朝的事闹的那样的大,后宫都关注着紫宸宫,李全去坤宁宫时,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
很快,随着李全出了坤宁宫,都在打听李全去坤宁宫是干什么。
坤宁宫主殿,所有宫人都在跪着,无人敢抬头,生怕皇后发火就发到了他们身上。
刚刚李全传永宁帝的口谕时没有避着旁人,皇后差点被夺宫权的事,宫人们都听见了。
楚清鸢最在乎的就是宫权,等李全走了,就开始发火。
倚秋和倚春劝了半晌才好。
“行了,不用再劝本宫了,按照陛下的意思,赶紧把多嘴的人都处置了。”
皇后冷静下来,也反应过来永宁帝主要是在气别人,她是被迁怒了。
而永宁帝着急让她处置的人都是周太后留下的钉子。
不过就算是处置了也没什么用了,陛下要处罚林太后和母后皇太后要回宫已是大势,光想想这一点,皇后高兴的再被永宁帝再训斥上个两次都行。
要不是寿康宫的那位被禁足了,皇后高低得去刺激一下。
因着有周太后在前面挡着,姜媛和是一点都没被暴露出来,只是在皇后清理后宫时折损了些人手,比起之前的预想,已经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这都要感谢周太后。
说起这位先帝的皇后,姜媛和对她的了解只有今早范御史所说的一句曾是天下女子典范。
但就是这一句话,姜媛和对她的好奇怎么也止不住。
“半见,去查查周太后是什么样的人,越清楚越好。”
有可能周太后还能帮她一个大忙呢。
想着林家就要被定罪,林太后也要倒下了,姜媛和的心情就愈发的好,午膳都多用了些。
下午周贵人来求见她时,姜媛和二话不说就让她进来。
周贵人昨个晚上找遍了所有的东西,找到了她在王府里最得宠的时候,当时的王妃,也就是现在的皇后赏的一根百年人参。
正好姜媛和身子也不好,用来补身体最是不错。
虽然有些
肉痛,但为了以后的日子还是咬咬牙拿过来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周贵人还是带着礼来的,姜媛和笑盈盈的让她坐下。
周贵人受宠若惊,不知道说什么,生硬的关心姜媛和的身子∶“娘娘身子可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