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079(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是,失意官员、受损勋贵、以及部分顽固守旧文官,他们大量金银支持宁王,下注他造反。

他们暗中派人到各地工坊散布谣言,称工坊条件艰苦、克扣工钱甚至闹出人命,制造恐慌,煽动罢工或逃离。

同时,利用商业手段,恶意挤压与皇后合作的商人,断其货源或销路。

加大力度在士林和民间散播皇后乃妖星转世、工坊破坏风水地脉、女子务工导致阴盛阳衰、天灾频仍,等荒谬言论。

鼓动御史,以与民争利、败坏风俗、动摇国本为由,联名上奏,持续给皇帝和皇后施加压力。

指示其在地方官府中的同盟者,对皇后新政阳奉阴违,在矿场划拨、工匠招募、物资调运等方面设置障碍,拖延工坊建设进度,甚至制造安全事故。

宁王在加速募兵,打造军械。利用勋贵提供的财力和部分官员提供的方便,秘密将人员、物资向南昌集结。同时,试图策反江西、南京等地驻军将领。

一时间,看似繁荣平静的局面下,暗箭齐发。

京西煤矿一度因谣言发生小规模骚乱,江南某织造大户突然毁约,导致大量丝绸积压。

朝堂上,要求查办扰民工坊、重申男女大防的奏疏又多了起来。

闻溪将种种异动迅速报与李凤遥。

李凤遥听完,脸上并无惧色,反而露出终于来了的冷笑。

“跳梁小丑,伎俩不过如此。”她轻蔑道,“他们越是如此,越是证明他们怕了,证明我们做对了。”

她吩咐闻溪:“东厂和锦衣卫给本宫盯死了!凡是散播谣言、煽动闹事、阳奉阴违者,证据确凿,立即锁拿,从严惩处,不必姑息!本宫正好借此机会,再清洗一遍朝堂和地方!”

“至于宁王……”李凤遥走到巨大的舆图前,目光落在南昌的位置,“他蹦跶得越欢,死得越快。本宫倒要看看,是他那群乌合之众的刀快,还是本宫工坊里新铸的火炮利!”

这场斗争已不可避免。旧时代的幽灵不甘心失利让权,必然要挣扎。

而她所推动的实业以及背后带来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微妙变化,触动了最根本的利益,虽然现在才开始,但即得利益者都是很敏感的。

“传令下去,”李凤遥语气森然,“各地工坊、矿场,加强护卫。所有生产,尤其是军械、火药、粮草,加快进度!”

无形的硝烟,开始弥漫。皇后的实业巨网,不仅编织着财富,也即将迎来战火的淬炼。

——

坤宁宫内,灯火通明,却气氛压抑。

李凤遥罕见地未着华服,只穿了一身素净的月白常服,发髻松散,未佩钗环,脸上带着浓浓的倦怠与委屈。

她坐在榻上,面前小几上堆着的不是奏疏,而是几份来自江西和南直隶的密报,上面详细记录着宁王党羽如何破坏工坊、散播谣言,以及朝中几位御史言辞激烈的弹劾奏章摘录。

朱厚照风风火火地进来,心情正好,嘴里还嚷嚷着:“凤遥!快来看朕的新宝贝,比上一批强多了,咦?你这是怎么了?”

他话说到一半,才察觉殿内气氛不对,再细看李凤遥的神色,顿时愣住了。他从未见过李凤遥露出这般脆弱又疲惫的神情。

在他印象里,他的皇后永远是神采飞扬、智珠在握,甚至带着点咄咄逼人的锐气。

李凤遥抬起眼,眼圈似乎有些泛红,她指了指那些密报,声音带着哽咽,却又强装平静:“陛下自己看吧。”

朱厚照疑惑地拿起那几份纸,越看眉头皱得越紧,脸上的兴奋之色渐渐被怒意取代:“混账!这帮吃饱了撑的御史!竟敢如此!”

他将纸拍在桌上:“朕这就下旨,让东厂去拿人!砍了他们的脑袋!”

“陛下!”李凤遥出声,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疲惫和失望,“拿得完吗?杀得尽吗?今日杀了这几个,明日又有新的冒出来。根源不在他们,而在臣妾……是臣妾做了这个皇后,是臣妾碰了不该碰的东西。”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朱厚照,肩膀微微垂下,显得单薄又无助。

“陛下可还记得,三年前的大明是什么光景?”她的声音飘忽,带着回忆的苦涩,“国库空虚,边军欠饷,百姓困苦,百官扯皮。陛下您虽有心振作,却困于朝堂桎梏,有力难施。”

朱厚照是想改变的,不然也不会发疯,但想与能中间隔着千山万水。

人人都想考清北,但不是人人都能上清北。

她缓缓转身,看着朱厚照,眼中水光潋滟,却透着一种深深的无力:“臣妾这三年来,不敢说殚精竭虑,也是夙夜匪懈。臣妾开办工坊,是想充盈国库,让陛下您练兵造械无后顾之忧。”

“臣妾推广新农具粮种,是想让百姓吃饱肚子,天下安定。臣妾用些女子,是因为她们工钱低廉且心细手巧,能省下更多银子用在刀刃上……”

“臣妾所做的一切,哪一桩哪一件,不是为了大明江山,不是为了陛下您能安稳?”

她的语气渐渐激动起来,带着委屈和不平,“是!臣妾是用了宦官,是碰了商业,是让女子走出了闺门!可结果呢?结果就是国库有钱了,百姓能吃饱了,陛下的新军练成了!”

她拿起那几份弹劾她的奏章,手指微微颤抖:“可他们看不到这些!他们只看到臣妾违背了祖制,只看到臣妾一介女流掌握了权力!他们看不到大明因为这变得更强,百姓因为这过得更好!他们只在乎自己的特权被动摇了!只在乎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趴在朝廷和百姓身上吸血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