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079(第1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样不是建立在农工商的艰辛劳作与人身依附之上?我示弱?我即便跪下去,他们也只会觉得理所当然,然后更狠地踩上来,将我啃得骨头都不剩。”

“所以,我只能走另一条路。”李凤遥的语气变得坚定,“我必须让农、工、商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他们意识到,跟着我的新政走,能活得更好,更有尊严。我要让他们结成利益共同体,一捆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他们的力量足够大时,士大夫阶层才不得不坐下来,商量着办事。”

“这个过程,就是杨廷和眼中的‘礼崩乐坏’,却是无数人眼中的‘生机勃勃’。”她轻轻点了点元宝湿润的鼻头,“至于皇权……”

李凤遥顿了顿,“陛下现在觉得新奇有趣,又能充实内帑,自然支持。但总有一天,他会发现,这股力量一旦释放,就不会再完全听从紫禁城的号令。皇权,终究也要在新的格局中找到它的位置。要么适应,要么……”

她没有说下去,但未尽之语已足够清晰。

但根本不会这么快,那也是百年之后的事了,他们开放海禁,等百年后新思想开始,这边也会交流出新的规则。

但她这辈子肯定是看不到了,所以不慌。

「他们要是一起反抗,那也很危险。」

“我知道。”李凤遥神色不变,“但他们反弹的越厉害,就越会逼迫农工商更加紧密地向我靠拢。矛盾公开化,有时比温水煮青蛙更好。”

她又不是来革命的,她是来夺权的,这权,当然是士大夫手里的权。

只要大明不亡她手里就行,再说了,张居正应该三岁了吧?栋梁之才在后面呢,不慌,相信后人的智慧。

元宝突然检测出了什么,顿了顿,“宿主,有一个消息。”

“嗯?”

「你怀孕了。」???!!!

李凤遥脑子空白了一下,立场把元宝放一边,站了起来,“青词,宣太医!”

不一会儿,太医背着药箱,跟着青词匆匆赶来。隔着纱帘,太医恭敬地请脉。

指尖搭上腕间,太医凝神细诊了片刻,只见他眉头先是微蹙,随即猛地舒展开,脸上露出又惊又喜的神色,连忙收回手,起身后退一步,撩袍跪地,声音都带着激动的颤抖:

“臣恭喜娘娘!贺喜娘娘!娘娘这是喜脉啊!脉象流利圆滑,如盘走珠,已是十分明显!”

尽管早已知道结果,亲耳听到太医确诊,李凤遥的心还是重重跳了一下。她抬手轻轻覆上小腹,一种奇异的感觉油然而生。

她稳了稳心神,声音透过纱帘传出,“果真?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臣敢以性命担保!”太医叩首,声音洪亮。

“青词,赏!”李凤遥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穿透纱帘。

“是!”青词响亮应下,脸上也绽开了由衷的笑容,连忙引着千恩万谢的太医出去领赏。

坤宁宫上下瞬间浸染在一片压抑不住的喜气洋洋之中。虽然皇后娘娘有令暂不宜大肆声张,但主子有喜这等天大的好消息,又如何能完全瞒得住近身伺候的人?宫人们脚步轻快,交换着欣喜的眼神,整个宫殿仿佛都明亮了几分。

然而,这喜气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荡开的涟漪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色彩。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飞过高高的宫墙,先是在勋贵内戚之间悄然流传,随即更快地渗入了前朝百官耳中。

乾清宫内,朱厚照正对着新造的火铳模型比划,听得郑常宁连滚带爬,喜气洋洋地来报,猛地一愣,随即扔下模型,放声大笑:“好!好!好!朕就知道!朕就知道!”

他兴奋地搓着手,在殿内来回踱步,“快!摆驾坤宁宫!不!等等!先把内库那对东海进贡的玉如意,还有前日番邦送来的那些稀奇玩意儿,都给朕搬过去!再传旨,坤宁宫上下,赏半年俸例!”

皇帝的狂喜毫不掩饰,几乎要溢出宫殿。

与此同时,文渊阁值房内。

杨廷和正与几位阁臣商议漕运事宜,一名中书舍人悄步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刹那间,杨廷和脸上的皱纹仿佛凝固了。他握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颤,几滴温热的茶水溅落在袍袖上,留下深色的印记。

他缓缓放下茶盏,挥退了中书舍人。

“首辅大人,可是有何要事?”一旁的阁老察觉到他神色有异,出声询问。

杨廷和沉默了片刻,才缓缓抬起眼,目光扫过同僚,声音干涩地开口:“宫中传来消息,皇后娘娘,有喜了。”

值房内顿时一静。

几位阁老面面相觑,神色各异。有人下意识地露出笑容,“此乃国本之幸”。

喜悦是有的,国朝有嗣,确是江山之福。

但忧虑,更深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