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3页)
可惜,周时雍只略微松快了一天,一份来自汴京行枢密院的密报,让整个五间司都紧张起来。北戎在皇城司里安插的间谍,向博尔贴传送了一份确切的情报,皇城司在送往上京的汉臣家眷里混入了四名身负武功的刺客。
周时雍最担心的便是家眷里当真混有间谍,如此一来,他费尽心思替宇文忠洗清嫌疑的前期功夫将悉数白费,即便郎主和完颜冽认为那封信不是宇文忠所写,宇文忠也百口莫辩,洗不掉通敌的嫌疑。
此事非同小可,涉及到京城安危,五间司不能独自决断,必须要上报枢密院,交由院使定夺。周时雍不得不按照规定,亲自将这份情报送至枢密院。
翌日,枢密院传令下来,命周时雍带人前往上京驿站,截下汉臣家眷,严加看管,查出刺客之前,任何人不得放入上京。汉臣家眷三日后便会抵达上京,时间紧迫,周时雍立刻调集人手,准备翌日动身前往上京城外的驿站。
当夜,完颜冽再次派连都将周时雍叫到王府。周时雍预感到不会有好事,踏入书房时,心口已仿若坠了一块石头。
书案上摆着一盘棋,完颜冽手持棋子正与自己对弈,眉眼低垂,神情不辨喜怒。
周时雍内心焦虑,面上却仍要保持一副事不关己的冷静淡然,上前施礼,“王爷有何吩咐。”
完颜冽放下手里的棋子,挥了挥手,示意他落座,然后转过身来,目光犀利地盯着他问:“此事你怎么看?”
周时雍当然知道他问的是什么事,不卑不亢道:“王爷心里已有决断,属下不敢妄言。”
宇文忠是完颜冽举荐给郎主的,接汉臣家眷来上京也是完颜冽的主意。完颜洪一向仇视汉臣,先用一份密信对宇文忠开刀,紧接着揭露汉臣家眷里混有间谍刺客。连着两件事都指向完颜冽,用意十分明显。周时雍相信完颜冽不会看不透这些。
“郎主本来对宇文忠的那份密信半信半疑,可博尔贴的这份情报,做实了宇文忠的密信内容为真。”完颜冽眯起眼睛,阴冷地笑了笑,“这一招的确用的妙,先拿宇文忠开刀,再用汉臣家眷来补刀,让本王在郎主面前连失两局。”
周时雍道:“王爷打算如何应对?”
完颜冽收起笑意,冷声道:“上京的上一站是云城,本王打算派人在驿站放一把火,把汉臣家眷全都烧了。”
周时雍万万没想到他会有此打算,震惊至极,急忙道:“请王爷三思。汉臣家眷接来上京,本意是让汉臣们死心塌地留在上京,断了他们的念头,二来,这些家眷也可作为人质。若是都杀了,岂不是适得其反,反而让他们对王爷和郎主心生怨念,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完颜冽冷冷道:“若刺客在上京惹起事端,本王更难以交代,不如杀了以绝后患。他们想拿本王的把柄,本王不会让他们如愿。”
周时雍道:“王爷能否容属下几日时间,查出四名刺客,放过其他无辜之人。”
完颜冽脸色一沉,“若刺客并非只有四人呢?”
北戎人生性多疑,他或许已把所有汉臣家眷都视为潜在的奸细。周时雍只能硬着头皮道:“博尔贴素来精明能干,他亲自审过的情报应当不会有误。”
完颜冽嗤了一声,“当真找出四名刺客又如何?只能证明汉臣家眷里的确混了刺客,的确是本王引出祸端。都烧死了反而死无对证,不了了之。”
他带兵多年,杀伐决断,心硬如铁,这百十条人命在眼里算得了什么,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
周时雍心知他主意已定,仍勉力劝道:“请王爷三思,驿站莫名其妙失火,汉臣家眷悉数烧死,这未免做的太过明显。”
完颜冽站起身,往火盆里扔了一块木炭,“驿站失火,要怪只能怪老天,天灾人祸谁能预料。若有人怀疑,也只会怀疑到完颜洪。他一向仇视汉臣,劝郎主杀掉叛臣降臣,汉臣只会把这笔帐记到他头上。”
周时雍只能违心附和,“王爷说的是。”
完颜冽拍了拍手,交代道:“你守在上京驿站,万一有云城落网之鱼到了上京,格杀勿论。下手干净点。”
周时雍眼看完颜冽已经铁了心,再劝只得适得其反,只能领命离开。
走出王府,他焦灼到胃部开始抽搐,那是百十条人命,其中还有几位孤雁的家眷,包括宇文忠的家人,眼看要被活活烧死。他怎么救?只有三天时间。
明日一早他就要去上京驿站,今夜必须想出办法。
周时雍心乱如麻地在街口转了两圈,确认身后无人跟踪,疾步前往丽云堂。
檀汐听见庭院有动静,打开房门不禁一怔。周时雍相貌出挑,气定神闲时,常给人如沐春风,意气风发之感,不苟言笑时,又颇有几分不怒而威的威仪,几乎很难见到他失控紧张,她第一次在他脸上见到明显的焦虑不安。
周时雍开门见山道:“我想请郦娘子帮我一个忙,事情紧急,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帮手,希望郦娘子能出手相助。”
“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