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8章 光荣展望未来的人(第2页)
此刻,它们已完全达到接近沸点的超低温液态,处于最佳的加注状态。
下午14时整,加注系统指挥员何平的声音终于响起:
“后端控制室报告:煤油加注系统各单元状态确认良好,人员就位完毕,管路准备就绪……”
“指挥中心收到同意开始加注。”
“明白!”
何平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控制台的主屏幕上,有条不紊地发出指令:
“煤油系统注意,启动初速加注!”
命令下达,巨大的阀门在液压驱动下缓缓开启。
航空煤油在泵机推动下开始以较低的速度涌入通往火箭芯二级。
控制室内,流量、压力、温度等关键参数实时跳动,一切平稳。
“初速加注稳定,开始提升流速!”何平根据数据变化果断下令。
加注流量逐渐开始增大,但所有监控曲线依旧在预设的安全包线内平稳运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贮罐的液位指示器稳定下降。
“报告,煤油理论加注量达到95%!”
“切换至减速加注,精确控制!”
又过了几分钟后:“目标加注量达到!关闭主加注阀!启动管道抽泄程序!”
下午4时许,持续近两小时的煤油加注任务终于完成,控制室内响起一阵轻微的掌声,但众人脸上的表情却并未完全放松。
因为更严峻、风险更高的低温燃料加注还在后面。
何平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各岗位保持状态,原地休整一小时。液氧、液氢加注团队准备,稍后按计划进行二、三阶段加注……”
……
就在长征五号c在文昌发射场紧锣密鼓进行最后准备的同时。
近两千公里之外,秦岭山脉深处。
航天六院的抱龙峪火箭发动机试验区内,也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
一支浩浩荡荡的车队在六院总工程师李仁平的带领下,驶入了戒备森严的试验区大门。
试验区主任马昱山早已在控制楼前的大广场上等候。
看到李仁平从中巴车上下来,他立刻迎上前去,声音洪亮地汇报道:“报告李总,920-3号试车台所有检测、标定工作已提前15天完成,系统状态达标,完全满足yf-177发动机长程热试车条件,随时可以开始测试!”
语气中难掩自豪——
尽管施工计划历经多次更改,但他们仍然排除万难,比经过修改之后的交付时间还提前了半个月完成任务。
李仁平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点了点头:“老马,干得漂亮!”
随即回头对身后跟随的技术团队下令:
“车队按计划停放,开始卸车转运!”
命令下达,现场人员立刻行动起来。
一辆自带重型吊臂的专用平板拖车迅速驶到车队后方一辆特制厢式卡车的尾部。穿着工装的工程师指挥着吊臂展开、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