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8章 你们最好也有钢铁的意志(第2页)
有效推力:13000kgf
监控数据波动极小,显示出发动机在亚音速巡航模式(即中等涵道比模式)下卓越的稳定性。
刘永全看着稳定的数据,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在亚巡模式下,涡扇25的涵道比实际上已经超过了d30kp2这类发动机,因此可以在这个状态下稳定输出约13吨的军用推力……这个推力水平,已经足以支撑五十号工程,或者未来的六代机方案实现超音速巡航。”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考虑到亚巡模式下的推力已足够充沛,我们在设计时取消了该模式对应的加力功能,以简化燃烧系统,并提高了发动机在主要巡航工况下的使用寿命和整体可靠性。”
吕春严没有回话,目光紧紧锁在“13000kgf”那个刺眼又令人心潮澎湃的数字上。
半晌,才悠悠叹了口气:“虽然之前看指标文件时就知道这个数据,但亲眼看到它稳定运行在这里……还是觉得有点难以置信。”
吕春严的事业生涯始于八二工程,并在十一号工程中逐步做到了管理岗位,因此对于世纪之交的那一批航发印象极深。
而现在,这台涡扇25的军用推力,就已经超过了al31f开启加力燃烧室之后的水平。
两人说话间,亚巡模式下的各项数据已经稳定运行并完成了预定时间段的记录。
秦小明的声音再次响起:
“控制台注意,准备切换至小涵道比涡扇模式(超巡模式)!”
“明白!切换至小涵道比模式!”操作员迅速复述指令,同时干净利落地拨动了控制面板上相应的模式选择阀控制拨杆。
监控画面中,03号原型机并没有发生什么肉眼可见的变化。
然而,传入控制室的发动机轰鸣声却迅速尖锐起来。
中央大屏幕上,实时监测数据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开始剧烈波动:
sb503高空台的模拟参数开始变化:
模拟高度:15000米(爬升中…)
模拟马赫数:1。60(加速中…)
发动机自身的参数变化更为明显:
分流环角度从+11。6°快速调整至+6。4°;
分流比从0。9329提升至1。0796;
涵道比从0。53显著下降至0。27;
入口总压则从86。29kpa急剧攀升至202。37kpa……
随着模式选择阀转动到位,锁定在对应小涵道比涡扇模式的位置,推力曲线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幅度不大的下探波动,仿佛发动机在适应新的“呼吸”节奏。
但这波动并未持续太久。
仅仅几秒钟后,推力曲线便顽强地回升,并再次稳定在13000kgf附近。
与亚巡模式下的推力水平基本相当!
发动机的尖锐轰鸣也稳定在一个新的、更高频的音调上。
“这就是变循环的核心价值之一。”刘永全适时地解说,“虽然为了实现模式切换,发动机结构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一些‘死重’,但通过动态调整涵道比和气流路径,涡扇25可以始终让核心机工作在相对最优、最舒适的工况区间,让核心机始终保持高效。”
他对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