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250(第6页)
于是第二日,允禧喜提亲王,弘昼、福惠喜提郡王,弘时也终于得封贝勒,不再是光头阿哥。
对于自己身为兄长,爵位却在兄弟中最小这件事,弘时接受良好,因为比他想的好多了,毕竟皇阿玛还在呢,他还以为弘书会看皇阿玛的脸色,不会给他任何封赏。
有人喜洋洋,有人愤懑不平。
履郡王允裪满心以为,侄子登基后会给自己个亲王爵位,结果,竟然完全不提他?
他可是侄子剩下的叔叔中最大的!
十三这个弟弟亲王当了多少年了,他这个兄长还是郡王!
还有没有点规矩了。
但他不会直白的要,他要让侄子主动封他!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奏。”允裪站出来,“启禀皇上,皇上已登大宝,仍无子嗣,当为国本计。宜开选秀,选贤良淑德之女子充盈后宫,绵延子嗣,以稳江山。”
他话音落,顿时有不少人出来附和:“请皇上为国本计,充盈后宫。”
弘书扫视一圈,很好,都是一直以来想塞女儿侄女给他却不得之人。
“朕初登大宝,当以国事为重,岂能耽于女色,此事不必再提。”弘书拂袖而起,“退朝。”
这事当然不是他说一句不必再提就能行的,不出所料,早朝一结束,请他开选秀的折子就淹没了九州清晏。
弘书当然不会退让,下旨将劝他开后宫的人大骂一顿:“自五月以来,每月都有少则一二十、多则三四十的州县陷入水灾、风灾、雹灾、旱灾、地震,朕初初登基,只为赈灾事宜就耗尽心力,日日夜不能寐,尔等不思为君解忧,反倒盯着后宫、女人之事不放。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流离失所,朕却在这时候选秀纳美,与昏君何异?尔等劝朕行此昏君之事,又与奸臣何异?如此孜孜不倦陷朕于昏君之名,尔等究竟是何居心!”
上奏之人自然大喊冤枉,只说自己是忧心国本,为江山传承考虑。
弘书直接叩大帽子:“朕年富力强,不到弱冠之年,尔等何以操心国本?莫非是觉得朕活不过弱冠之年吗?”
这一顶帽子扣下去,固然把那些人顶的不敢说话了,却也差点把胤禛和乌拉那拉氏气出个好歹。
乌拉那拉氏甚至动了手:“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那些人你怎么不能处置,偏偏要咒自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就是这样尽孝的?你说这样的话,知不知道当阿玛额娘的心中多难受!”
胤禛动不了手,恨恨道:“就是、打少了!”
“打!苏培盛,给朕打!”
苏培盛哪敢动手,只能跪下劝:“皇上有口无心,皇上知道错了……”
弘书愧疚的跪在阿玛额娘面前:“是儿臣错了,额娘您别哭,阿玛您别生气。”眼看两人的情绪一时平复不下来,怕出事,“苏公公,快去将太医叫来候着。”
“还看什么太医,你气死我算了。”乌拉那拉氏眼泪直掉。
弘书没法子,只能抱着额娘的腿,一声声的认错:“儿臣知道错了,真的知错了,以后再也不敢说这种话了……”
哄了好一会儿,总算将两人哄好了,又叫太医进来诊脉,确定两人这番情绪起伏没有造成大碍才放心。
乌拉那拉氏平静下来,冷不丁的问道:“你为何不愿选秀充盈后宫?之前也是,我和皇上要给你添人你也不愿。”她顿了顿,眼神锐利,“可是为了皇后?”
胤禛同样的眼神看着他。
弘书一怔,然后苦笑:“阿玛额娘,难道儿子在你们眼里,还是个情种吗?”
两人不置可否。
弘书挺直背,十分认真的回答:“是,儿臣不愿意选秀充盈后宫,至少,在皇后诞下两个嫡子前。”
“不愿。”
第243章
弘书已经离开很久,乌拉那拉氏和胤禛仍旧对坐无言。
“他是,怪朕吗?”胤禛过于沙哑的声音让人听不出来他说话时的情绪。
乌拉那拉氏本也在发怔,听到这话徒然一个激灵,醒过神来,张口就要否认,却在话将出口的那一刻闭上,强迫自己理了理情绪,才带着点轻愁道:“要臣妾说,该当不是。当初臣妾想给弘书挑两个教导人事的,弘书拒绝了,臣妾问为什么,他从身体发育说到幼儿夭折率,最后提起了理亲王。”
“二哥?”胤禛还真没想出二哥和儿子拒绝纳人有什么关系。
乌拉那拉氏顿了顿,道:“弘书说,理亲王当初之所以会被废,有一个原因,是他出生的太早了。”
胤禛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