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2页)
江明珠悄悄拽住江稚鱼的衣袂,凑到她耳边促狭低语:“我总算知道祖母今日为何过来了。”
秦夫人是个大嘴巴子,只怕不出半日,江稚鱼和许家的事就会不胫而走。不管两家的亲事如何,那也是两年后的事了。
江明珠小声絮叨,她向来是坐不住的性子,很快又招呼着众人往园子去。
秦姑娘言笑晏晏:“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东道主呢,不是说客随主便吗,怎么到你这里倒反了过来?”
江老夫人在前面闻得笑声,也跟着回首:“你们去罢,也让我们几个老婆子说说话。”
说着,还不忘叮嘱江明玉照看两个妹妹。
江明玉为端庄稳重,自是无有不应。
江明珠咬着双唇,小声腹诽:“也就比我早了一刻钟,说不定当初还是产婆记错了。”
秦姑娘笑着打趣:“什么胡话,这种事怎么可能记错。”
小姑娘凑在一处,不是说近日城中时兴的胭脂水粉,就是簪衣钗环。
江稚鱼不动声色往后退开半步。
为今日的赏菊宴,秦家可谓是耗尽千金。
青石涌成了的小路两边设有各色秋菊,或形如凤凰,展翅高飞,或如垂流直下的瀑布,声势浩大。
江稚鱼驻足凝望,她眼睛落在秋菊上,心思却在前方。
江稚鱼和秦家的姑娘交情不深,今日算是第一回见面。
她不似江明珠能说会道,初次见面就能挽着秦家的三位姑娘谈天说地。
江稚鱼往后退开半步,又退开半步。
默不作声和前面的人拉开距离。
偏偏江明玉眼尖,驻足招手江稚鱼过去:“怎么走这么慢,还不快过来。”
江稚鱼心中暗自叫苦,强颜欢笑:“我瞧那秋菊开得极好,倒像是书上见过的玉壶春。”
秦姑娘眼睛豁然明亮。
“三姑娘果然博览群书,那花确实是玉壶春不假,还是我父亲托人从京城寻来的。三姑娘若是喜欢,后面的园子还有许多,我带你过去,只是远了些,快到山庄后门了。”
盛情难却,江稚鱼强撑着挽起嘴角:“有劳秦姐姐了。”
秦姑娘不以为然,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后园走去。
玉壶春形如玉壶,米白花色上嵌着绛色的花纹。
秦姑娘滔滔不绝:“这玉壶春最是难养,听说这还是当今宁王从边关带回的。”
江稚鱼好奇:“这玉壶春既然难养,边关风沙肆虐,难不成它在边关能活?”
秦姑娘捂唇笑道:“自然不能的,不过是边关胡商多,宁王从他们手中买下的。还有这帅旗,也是宁王带回来的。”
江明珠故意接话。
“别的我不懂,这帅旗我却是听过的,因着它形如旗帜,正面为紫红,背面为金色,故而军中人人都喜欢,想来宁王也是为着这寓意才将它带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