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章 巴黎奇迹(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那两个殖民地师倒是无论在形象上,还是在战斗力上都很不错,可以称之为高卢之光。

但是这两个殖民地师里有着大量的黑人。

宣传一群从理论上来说,都不知道算不算是人的家伙保卫了巴黎,读者什么反应,记者们不知道,但是巴黎的宪兵和警察会不会把自己给驱逐出境,记者们心里还是有谱的。

而乔与他的巴黎特遣特遣队,就完美的避开了这些问题。

首先,从形象上来说,巴黎特遣队中的那些男仆们,能够在贵族老爷们身边谋一个差事,这外貌形象就非常过关,再加上还要承担守卫皇宫的礼仪任务的近卫掷弹兵们那种百战老兵的气质,一看就觉得这是精锐部队。

其次,只要是稍微在这个时间段呆在巴黎的人都知道,巴黎现在能够守住,全靠乔的巴黎特遣队。

当国民近卫军与领土军开始后撤时,是巴黎特遣队的战斗群,逆着人潮前进,去粉碎条顿人的攻势。

这种场景不仅非常出片,同时也极大地震撼了这些缩在前线附近为了出片而冒着被打死的风险,端着相机拍照的记者们。

在这些记者们看来,这些逆着人潮冲锋的装甲兵们,简直就是新时代的骑士。

而由于巴黎特遣队发起冲击时,通常自行火炮都会咆哮着为坦克与掷弹兵们开路,爆炸腾起的火光,让这些记者们在逆光的方向拍下了很多非常不错的照片。

只要看着这些坦克部队逆着人潮,在破损的建筑中前进的照片,就算是对军事一无所知的人,也能够感受到那种硝烟味扑面而来。

况且现在还能够在巴黎进行军事新闻报道的记者们,多少在高卢军队中都多少有一些关系,所以这些记者们很快就知道了此时在巴黎城外围攻巴黎的是条顿人的六十万大军。

而乔的巴黎特遣队,即便是以这些记者们最乐观的估计也不过是一个师的规模,不会超过一万人。

一万人打六十万人,还能够把那六十万人压着打,让他们无法占领巴黎,这种西部小说都不敢写,只有文艺复兴时期的骑士小说才有的情节。

让记者们可以在那些照片的配合下本着有图有真相的原则,毫无心理负担的开吹。

至于那些填补战线的高卢部队……

你们打的那么丢人,还是不要出来现眼比较好。

最后便是此时由于旗合众国开始了动员,要说服那些小伙子们参军去打条顿人,除了要尽力渲染条顿人都是早上吃小孩,中午吃小孩,晚上还要吃小孩的怪物之外。

还要用参战没有那么危险,而是一趟充满了荣誉的旅程,来忽悠那些年轻人们入伍。

而乔的身世对于这些旗合众国的记者来说,那可太合适了。

出身于贫穷的工人家庭,靠着自己的发明与天使投资人的眼光,成为了资产阶级,然后为了祖国参加了军队,并且在索姆河屡立功勋后,又以一己之力守住了巴黎,这是什么剧本啊朋友们,这是合众国之梦的剧本啊!

作为一个原教旨的资本主义国家,能够从底层奋斗改变人生,完成阶级跨越成为资产阶级的一员,本来就够旗国的民众爽到头皮发麻,成为一时偶像。

如果再加上这种军事服役,以及怎么打怎么赢的背景,那就已经不是成为偶像的问题了,如果乔是一个出生在旗合众国的旗人,乔的这种履历是可以竞选总统的。

况且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旗合众国对于陆军建设一直不太重视,所以就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我们如果上了战场,真的能够打得过那些吃小孩的条顿人吗?

乔这种完美的,没有任何军事背景的履历,现在就成为了最好的征兵宣传。

看看,别人也一样没有任何的军事背景,开战之后才选择参军,现在别人都已经在拯救巴黎了!那可是一挑六十啊!条顿人根本没有那么可怕!别犹豫了小伙子们!快参军吧!在旧大陆一刀一枪搏一个封妻荫子岂不快哉!?

如果说旗合众国的记者们,选择对着乔与巴黎特遣队一阵猛吹,多少还有一些政治因素的话,那布尼塔尼亚的记者们拽着乔猛吹,那就没有政治全是感情了。

众所周知,在历史上,布尼塔尼亚与高卢之间有些小摩擦,虽然也就是些双方因为王位继承权而打了一百年,或者是布尼塔尼亚两次击败了高卢大帝,并且在击败大帝的同时,吞并了高卢人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之类不值一提的小事。

即便现在双方蹲在了同一个战壕里,但是能够看高卢人的笑话,布尼塔尼亚人是绝对不会错过的。

于是都不用战时新闻处和内阁或者是别的部门暗示一下,这些记者们就开始疯狂给乔加冕,一时间什么“巴黎拯救者”“帝国英雄”“最后的骑士”之类的虚名就被布尼塔尼亚的记者们像是不要钱一样扣在了乔的头上。

并且将这种一挑六十顶住了高卢人攻势的举动,与开战之初阻止条顿人一波打进巴黎的马恩河奇迹一样称为“巴黎奇迹”。

而乔在关键时刻能够拉的出去,还能够顶着住,也让战时内阁中的诸公与乔治陛下都感觉,这乔少校可真是一个好同志啊。

新闻部门也做的很好,战士立功就该授奖,就应该狠狠地宣传乔的事迹,这新的勋章也能够准备上了。

等到这一战结束,乔那临时少校的临时头衔也能够去掉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