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布尼塔尼亚特色流程(第2页)
最多就是在设计底盘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毕竟为了尽快投产,乔连发动机与变速箱都选择了共用皇家之拳坦克的发动机与变速箱。
但是陆地战舰委员会中的工程师,却对着乔的设计图一通大改,今天表示悬挂在机加工上有问题,可能要更换悬挂方式,明天说之前的车体尺寸设计有问题,引擎和变速箱塞不进去。
后天又说现在轧制装甲钢的产量都被海军吃了,所以我们只能使用普通钢材,整体受力要全部重新计算。
到了大后天,又开始表示,现在熟练的铆接工人都在海军造船厂里修船,皇家之拳坦克上也使用不少焊接工艺,所以像是这种新型坦克,要不我们就冒险一点采用全焊接工艺?
乔给他们解决一个问题之后,他们又会从不知道什么地方掏出八百个问题来询问乔。
面对这种明显的拖延战术,乔还不能指责他们不配合,因为这些家伙完全是按照乔的要求在设计坦克,除了慢之外,乔完全挑不出他们的毛病。
甚至这些人有时候连特么的长难句都飚出来了。
“尊敬的装甲总监阁下,对于您所提出的有关装甲设计优化的要求,我完全理解其在提升我们防御体系效能方面所蕴含的深远意义。”
“然而,鉴于装甲研发的复杂性及其对整体战略部署、资源分配以及跨部门协调的深远影响,任何设计调整均需经过详尽的审议流程,以确保所有潜在的利益相关方意见得以充分考量,同时避免因仓促实施而可能引发的不可预见的系统性后果。”
“因此,在现阶段,建议我们首先组建一个专门的咨询委员会,广泛征求各方专业见解,制定一个综合性的评估框架,以确保任何后续行动均能在维护现有体系稳定性的前提下,达成长期的战略目标。”
这就让乔很不理解,特么的,设计一款新型坦克很难吗?
自己是不是什么时候抱着陆地战舰委员会的孩子跳井了,这些家伙至于这么不配合吗?
本来都是工作,现在怎么感觉好像还和自己带着点私人恩怨呢?
带着工作不被配合的苦闷,乔只能在与陆地战舰委员会不断在扯皮中推进项目进展的同时,开始训练装甲教导连。
同样因为新车现在还停留在图纸上,所以乔只能用皇家之拳mk-3与mk-5坦克来进行训练。
然后,乔就发现自己的装甲教导连中,果然是人才济济狠人扎堆,除了有像是自己的投资人那种老伦敦正米字旗的贵族之外。
居然还有不少是来自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高等学府的学生。
这就让乔有些不理解,这些帝国未来的栋梁之材,不呆在后方老老实实地搞科研,跑到军队里凑什么热闹,难道部队里缺他这一个填线宝宝吗?
然后在一起喝了几次酒,在值班的时候和他们分享了几次香烟和巧克力之后,乔总算是弄明白了这是什么状况。
总的来说,虽然这批学生中有一些是在开战之后响应政府那‘小伙子们!上前线吧!为了陛下和祖国!去教训那些条顿佬!’的号召中在狂热而崇高的爱国情绪下参了军的热血青年。
还有一些则是和自己一样属于被舆论压力所迫,不得不参军的倒霉蛋,甚至这些家伙比自己还惨一点。
至少乔面对的只有兴风作浪的白羽毛,而这些只想当日子人的学生们则还要承受来自己自己同学与朋友们的压力。
随着大部分狂热的学生加入军队,剩下的这一部分日子人的日子就开始变得不好过起来。
面对同学们“我们牛津剑桥帝国理工,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你呢,睡大觉,倒大霉,破大防,摆大烂,你怎么好意思在学校苟着?”
很快在面对同学们的联合鄙视之下,那些脸皮比较薄的学生只能咬咬牙加入了军队,而随着时间来到1915年,前线开始吃紧,哪怕是最能摆烂的日子人,也只能在结束了学业之后加入军队。
不过好在虽然布尼塔尼亚的征兵方式比较缺德,但是在分配这些学生的时候,布尼塔尼亚陆军还是难得的做了一回人。
既然你们都是理工科的学生,那肯定就懂数学,既然懂数学那就会计算炮击密位,陆军决定了,就由你们去当炮兵!
然后,等到这批学生学习完炮兵知识准备发配到前线的时候,恰好赶上装甲部队开始组建,于是这些来自各大高校的理工科学生就这么加入了乔的装甲教导连。
而那些学文科的同学则就惨了,因为不具备理工科技能,所以他们被统一塞进了步兵部队前往前线,光是上个月他们就看到报纸上刊登了好几个熟人的讣告,而地点无一例外的都是索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