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赚麻了(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

很快两人就让家丁弄来了几口大铁锅、几个大漏斗。一堆纱布、一堆木炭还有一堆柴火。

当然,主要的还是粗盐。

这些东西都不难找,只要拿钱出去就能买到。

“弄这么些粗盐,五弟,这些东西真能把粗盐变细盐?”

朱樉有些不敢相信。

朱橚让下人將木炭打成不同碎裂程度的木炭碎屑,然后用纱布层层包裹起来。做成简易的过滤装置。

木炭有良好的吸附性。要说直接用这个装置製盐那做不到。可要说提纯,这个装置足够了!顺带的还能用纱布过滤掉粗盐里的小石子。。。

朱橚让人把塞满了不同碎度木炭碎屑的纱布堵住大漏斗的漏斗口,接著让人架起大铁锅烧水。

水开之后將粗盐倒入水中溶解,完全溶解之后再通过塞满装满木炭碎屑的纱布的漏斗进行过滤。。。。

“嘿!还真清澈了不少!”一旁的朱樉原本还是將信將疑,可当看到完整地操作了一遍之后这原本微微发黄的盐水变得清澈之后顿时眼前一亮。

將多次过滤出来的盐水进行蒸煮。很快,铁锅底部就开始出现了沉淀的,雪白色的食盐。。。。

。。。。。。

接下来几天的功夫几人都一头闷在了秦王府。

原本朱橚觉得有了这过滤提纯法,製盐指定是方便,一晚上就能弄好,然后第二天就拿去出手。

可真正操作起来之后才发现问题不少。

哪怕是改良简化了提纯粗盐的法子,可真正提纯起来依旧麻烦。

在没有形成规模的情况下,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和家丁一起亲力亲为。很麻烦。而且中间还有不少盐折损。

三天的时间,才彻底把买来的盐给悉数提纯完毕。

最后將雪白的盐块结晶磨碎,白的细盐就算完成了。

“发了发了!”

“五弟,这般好的细盐,还真少见!”

“这是自然。”

朱橚看著眼前白的细盐,心里欣慰。这三天总算是没有白忙活。

买粗盐的时候就问了,粗盐一斤七文钱。品质好的细盐一斤能卖到十五文到二十文之间。

大明初创,各种物资都奇缺无比,而如今的盐铁的利润还没有被朝廷注意到,因此盐铁都还是私营,盐行贩盐,商人也能贩卖铁器。地方豪绅更是管控著就近的铁矿到处售卖。

很快,称重的数据出来。

朱橚和朱樉也凑一起算起了帐。

朱樉读书读不明白,但算帐却没有问题。

洪武四年,一两银子等於十钱,而一钱银子等於一百个铜板,也就是一百文。

换算下来就是一两银子等於十钱等於一千文。

粗盐七文钱一斤,盐行价格定的很死,哪怕採购的量大也没有降价半点。

买盐了十四两银子。

十四两银子等於一百四十钱,等於一万四千文,买了足足两千斤的粗盐。

粗盐里有不少杂质,过滤之后分量降低了不少,再加上过滤、蒸馏的过程又有不小的损耗,两千斤的粗盐真正做出来的细盐只剩下了一千五百斤。

一千五百斤细盐,要是以最低价十五文钱来卖的话,能赚到二十二两,二十三两左右。

扣除买盐成本十四两,再扣除买铁锅、木材、纱布、漏斗和木炭以及人工的钱。纯利润大约在五两左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