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刚刚转过拐角,窦屏山便见小院前后围满了士兵,都是许州县衙的人。罗净纶一身蓝色官服,抄着手站在大门外,面前正是傅家的亲卫。罗净纶神色不豫,听了几句便不耐烦地摆手让他退下,显然是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

窦屏山很是诧异,心中一下子过了数个念头。他几天之前就正式露面,回到县衙报道了。此后一直忙于流民安置的事情,好几天没顾得上回来。罗净纶怎么今天突然发难,自己身在县衙,竟然一丝风声也没听到?

他想着,赶紧下马上前,拱手道:“罗大人。”

罗净纶偏头看了他一眼,朝他侧了侧身:“窦主簿真是稀客啊。这天色不早了,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窦屏山对他话里的揶揄假做不闻,恭恭敬敬地拱着手:“阎大人前几日身体不适,傅将军不让打扰,已经闭门谢客好几天了。在下前来问候。”

罗净纶一笑,看着他道:“早听说你与阎大人私交不错,窦主簿不妨替我去递个话,看看能不能把阎大人请出来?本官有要事禀告。”

窦屏山看了看周围的士兵,却道:“大人要禀事,这又是什么意思?”

罗净纶向他走近几步,放低了声音道:“你实话告诉本官,阎凛川到底是病了还是压根不在?傅行州名下挂着北境的大军,身份特殊。圣旨派他来许州查案,他就什么地方也不能去。像现在这样无缘无故的消失不见,也不报备,这就是暗行谋逆!”

窦屏山袖子中的手悄悄握紧了。阎止两人进山之后一直没有消息,不知道查的怎么样了。眼下罗净纶气势汹汹,要是真的露了破绽,让他发现他们正在追查流民的事情,阎止他们怕是要有危险。

他心思急转,表面上却一丝不露,立刻呛声道:“罗大人三言两语,便能编排出这么大的罪名,这架势眼看着就要抓人下狱了。你手里无凭无据,便敢派兵把将军府邸围了,也不怕明日被参一本以下犯上,私藏不臣之心!”

罗净纶没想到他竟敢当众回击,冷冷道:“你跟姓阎的真是一个鼻孔出气。窦屏山我警告你,如果这院子里真的没有人,你知情不报,本官可以连着你一同法办。”

窦屏山刚要说话,却见小院的门开了。周之渊捧着一叠文书走出来,递给等候在一旁的傅家亲卫,又道:“傅将军批好了,传下去吧。上面这几本都很着急,务必三百里加急,以最快速度发回军中。”

“慢!”罗净纶大步走过去,在亲卫接过之前拦了一道,“这是什么?”

周之渊道:“北境军务。傅将军虽不在北境,军中也有林林总总的杂事需要处理。尤其是羯人二皇子还在许州,北境军自然要一百二十分地提防,不容有失。罗大人说呢?”

罗净纶看了他一眼。这孩子年岁尚小,不过十五六的样子,容貌清秀白净。他面上带着谦和的笑意,一双眼睛亮而深,正回视着自己。

罗净纶莫明地有些心虚,转过身便要揭开文书看看。亲卫下意识地往旁一避:“这都是军中机密——”

“无妨。”周之渊笑了笑,抬手道,“北境军既然到了许州,就没什么可瞒着罗大人的。您感兴趣,只管打开便是。”

罗净纶顺手揭开了最上面的一份。文书内墨迹未干,黑色的墨点洇到了对面的纸上,显然是刚刚写好的。他又翻开下面的几本,放在一边作为参照。

窦屏山的心一点点地悬起来。底下几本确实是傅行州亲自批阅的,只是由于事务繁多,暂时没有送出去而已,周之渊把所有公文都拿出来,就不怕被罗净纶看出破绽吗?

他提心吊胆地看过去,只见眼前几分字迹一致,相同的字更是写得一模一样,显然是出自一个人之手。此时风吹一吹,墨迹干透,他竟也分不出新旧了。

罗净纶仔细地对着旧的文书看了看,终于将几份一起合上:“傅将军的字极好,入城签文牒时本官见过一次,过目难忘啊。”

他把文书放回亲卫的手里:“既然傅将军不方便,那本官也不打扰了,还请阎大人好好休息吧。如果有什么少的缺的,只管来县衙便是。”

“多谢您费心照拂。”周之渊面不改色,“刚刚罗大人说有要事,敢问有什么是傅将军能帮得上忙的?大人请讲,我必当一字不漏地转达过去。”

“那倒不必。”罗净纶道,“阎大人病着我就不打扰了,一点小事也不必麻烦你们。告辞了。”

“这话便是见外了。”周之渊徐徐道,“罗大人带了这么多人登门,定然是有紧急要事。阎大人虽病着,也得为许州尽心尽力,更担不起推脱贻误的责任。还请大人尽管吩咐吧。”

罗净纶没想到他竟反客为主,把一顶大帽子扣到了自己的脑袋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要是再不给出个合理的解释,就显得有点可疑了。

“本官明天要出城例行巡视,在京郊住几天,不在城里。”罗净纶随口编道,“傅将军要是需要什么,一应事务仍可找县衙,本官预留了专人看管待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