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第 3 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再见到姚韶仪,已经是十月中旬,萧老太太的寿宴。

张氏在前头备好车马,命丫鬟催促晏宜赶紧收拾一下,不要耽误了赴宴的时辰。

姚韶仪跟着张氏身边的丫鬟一道过来,进了屋子,怯怯地问好:“三姐姐身子大安了吧?这段时日二姐姐生病,妹妹也是寝食难安,恨不得以身代之……”

好吧,晏宜承认,她骨子里就不喜欢任何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但在现代接受的九年义务教育又很难让她像宅斗小说一样对一个初中生耍阴谋诡计,所以最后也只是打趣道:“哎唷!可惜!”

姚韶仪不由睁大了眼睛,一肚子准备好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只听晏宜笑眯眯地接着道:“我早就好全了,要是四妹妹早几日来看我,也不会寝食难安至今了。”

姚韶仪不由涨红了脸。

逞完口舌之快,晏宜坐回妆奁前任婢女们给自己打扮。

她还是未婚女子,所以养娘春和给她挽了个简单垂丝髻,也不插戴什么金银头面,只别上了白姨娘前几日送来的水红绢花。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装饰也显得晏宜光艳照人,顾盼生辉,简直是一颦一笑都摄人魂魄。

姚韶仪在一旁看着,不知不觉看痴了,回过神来,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失落。

这时,碧芙拿着熨好的银丝刻鼠披风走进来,满脸忿忿不平之色。

晏宜见状,连忙放下手里的桃木梳子,笑道:“这是谁胆大包天,惹了我们碧芙姐姐?”

碧芙并不是晏宜屋子里伺候的婢女,而是和绛树一般,都是晏宜一母同胞的哥哥姚启元屋子里得用的大丫鬟。

姚启元前往山西送亲,来回要一两个月的功夫,就让这两个丫鬟到晏宜屋子里帮忙看顾着。

但不知道是姚启元这个老板比晏宜高明,还是买丫头的时候就把得用的都给了姚启元,绛树和碧芙的个人素质远超晏宜屋子里的几个丫鬟,竟干了绝大多数的活。

晏宜屋子里原本用着的那几个丫鬟倒是得了闲,成日打百索荡秋千,有一回还被晏宜的养娘春和逮住赌钱。

碧芙啐道:“还不是墨梅和雪芽这两个死丫头。我方才熨了披风,同她们说:不两日就入冬了,姑娘冬日的衣服也该拿出来洗一洗,晒一晒,才好穿得妥帖。谁知这两个丫头,一个道原不是她的差事,让我和别人说去;一个道姑娘的衣裳去年春天收起来的时候就洗过了,不必再麻烦了。最后还不是要我去洗?!”

跟在后面进来的绛树掐了碧芙一把,示意她别说了。

晏宜没忍住,笑了。

还真别说,这俩丫鬟找的理由还挺像模像样的。

晏宜骨子里毕竟是接受过现代教育的成年人,还做不到像某些“宅斗爽文”一样对偷奸耍滑的下人轻则打骂,重则发卖。

在她看来,打工人摸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老板肯定希望下属干活越多越好,给下属的工资绩效则能不提就不提;相应的,作为打工人都是拿一样的工资,少干一点就多赚一点。

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营造向上的工作氛围可是管理学的重要学问之一。

晏宜猜测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大约是个不问世事的才女,热衷文艺,但讨厌管理家务,对自己院子里的下人基本不怎么管束。

晏宜打定主意,回来就好好整顿一下自己小院的职场风气!

她拍了拍碧芙的肩膀:“等姑娘我回来再说。”

要是能挖姚启元的墙角,把绛树和碧芙都留在她院子里就好了,晏宜不由开动脑筋,在心里琢磨起该怎么让两人跳槽。

另一边的萧家,因十月十五是萧家老太太六十大寿,长孙萧凤翥新中了举人,萧大老爷又提了吏部考功司郎中这样烈火烹油的紧要职位,三喜临门,萧家有意热热闹闹地大办一场,光施舍给贫苦百姓的寿米就准备了足足五百斤。又请了念经的和尚、烧香的道士来家里添福禄,单单香油钱就舍了二百两。萧大老爷尤嫌不足,又花了几百两银子,请了京城里鼎鼎有名的红喜班来唱戏,敲敲打打咿咿呀呀地唱了一天一夜,从《黄粱梦》一路唱到了《满床笏》。

姚家的马车刚停在萧府门前的照壁,就听见院子里传来的唱戏声。

萧家远房的一个婶子赶忙出来迎接她们,一壁赔笑道:“原该太太出来亲迎亲家太太的,只是老太太身边一刻也离不得人,只好我来了。亲家太太和几位姑娘快进来,他们男人在外院喝酒,咱们娘几个在内宅玩自己的!”

张氏肚子里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听到有戏班子就两眼放光,一壁迈过门槛,一壁大笑道:“待会儿我可要点上几折好戏!”

“这是自然的事,亲家太太高兴就成……”萧家堂婶嘴上应付着张氏,一双眼睛却忍不住随着下车的晏宜缓慢蠕动。

晏宜翻飞的衣角就像花蝴蝶在她眼皮子底下摇曳,袖子放下,露出一张美人靥,也不见得怎么打扮,然而却难掩素质艳光。萧家堂婶看着,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她那个妯娌的算盘,恐怕是要落空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