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 扫墓(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此刻陆晟初嘴里的惹祸精,似乎并没有受这件事影响。

洗完澡后,姜存恩四肢舒展,大喇喇平躺在床上,一双黑亮亮的眼睛,漫无目的地扫视这个曾经再熟悉不过的房间。

郊区不比城区,灯火吝啬,屋外灰暗暗一片,缺了大半的月亮孤零零挂在树梢后。

姜存恩有挑床的毛病,在一个地方睡久了,突然换地方就会失眠。

哪怕是童年长大的家也不行。

房间搁置太久,通完风虽然没什么味道,但破败和冷清依旧随处可见。

按照身高定制的书柜,现在只堪堪到姜存恩胸口,他掀开舅妈细心裹在上面的透明塑料布,发现下面整整齐齐地摆着漫画书、用过的课本、作业本,甚至还有几张胡乱的涂鸦。

姜存恩心血来潮,把漫画书一本本拿出来翻开,像是在挖掘什么宝物。

姜存恩小时候在外婆身前长大,隔代亲,外婆把他放手心里疼,所以养得他娇气话少,性格内敛,比同龄的男孩子要胆小。

乡下小孩子都是散养长大,有些礼貌教养树立得不好,看净瓷娃娃似的姜存恩在外婆怀里掉眼泪的模样,就说他是小姑娘,玩什么游戏都不带他。

姜存恩也不抱怨,他远远看着,有时候运气好,碰上他们玩游戏缺人,他就可以加入,要是运气不好,他腿蹲麻了也没人叫他过去。

为了凸显自己并不孤独,姜存恩喜欢收藏一些小东西,坐在书桌前安安静静地把它们处理好,再放起来。

各式各样的书签,占据“收藏品”的一半,姜存恩小心翼翼拉开锈涩的抽屉,发现盒子和透明袋子里,那些书签竟然都还在。

他拿起一朵干花制成的书签,脑海里闪现的不是台灯下幼小的脸庞,而是姜见川寄来的信纸。

印有精致小花和小动物的信纸。

那时候姜见川在榆京读书,外婆的手机不能视频,他学业繁重,放学后还要去学钢琴,等到家写完作业,时间已经深夜。

姜存恩那个时间点已经呼呼大睡,每天和弟弟通电话就成了姜见川可望不可求的事情。

学前班上完一半,姜存恩学会认字,他在电话里和姜见川炫耀,说自己认识很多字,还会写自己和哥哥的名字。

姜见川当时被一道物理题难住,思考许久都没有头绪,听到弟弟这么说,他眉头即刻舒展,笑着问他真的吗。

在那之后的第二周,有一个包裹送到家里,五岁的姜存恩是收件人。

姜见川寄来了很多玩具,还有一封信,信不长,也就几行字,但每个字都体贴地标注了拼音,内容就是夸赞姜存恩如何聪明,如何可爱。

姜存恩认的字越多,姜见川的信就越长,随着每封信一起寄来的,还有一朵特制干花。

外婆家里三个孩子,那个年代负担不起所有孩子读书,作为大姐的刘兰珍体谅父母,主动放弃学业,十七岁北上打工。

她勤快肯吃苦,手脚麻利,性格开朗又不怯场,攒下的钱一半寄回老家,供弟弟妹妹上学,一半紧紧扣在手里。

和当时的小学老师姜民结婚后,她依旧不肯拿出这笔钱,任谁劝都不行,后来让她心甘情愿拿出这笔钱的,只有两件事。

一件是供姜见川学钢琴,一件是开花店。

当时花店刚兴起,刘兰珍真有点本事在身上,生意做得相当红火,姜见川在那样的环境下耳濡目染,早早就能分清各种花卉和保鲜处理方法。

学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花卉制作成干花,书签,寄给姜存恩。

在姜见川的信里,母亲的花店色彩斑斓,充满芳香,是四季的导向。

但实际上那个狗屁花店,姜存恩连去都没去过。

学钢琴是烧钱的艺术路,姜见川的学费几乎花掉了家里每个月一大半的收入,一家三口只能挤在租金最便宜的筒子楼,屋内空间拥挤,所以在姜见川出事以前,姜存恩甚至没有机会被接过去过一个假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