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雾靄破局微光燎原(第2页)
一路上,匡祖心急如焚,脚步匆匆忙忙,每一步都仿佛踏在燃烧的炭火上,又疼又急。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官兵那凶狠残暴的模样和村民们担忧无助的眼神,那些画面如同噩梦般紧紧纠缠著他,让他片刻不得安寧。
他深知,这是戏班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若是请不来乡绅,后果將不堪设想。戏班眾人可能会被无情地关进大牢,遭受非人的折磨,他们多年来怀揣的梦想,也將如泡沫般彻底破碎。
终於,他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地赶到了乡绅的宅邸。
匡祖顾不上喘口气,胸膛剧烈起伏,像个破旧的风箱般呼呼作响,便迫不及待地上前用力敲门。
每一下敲门声,都带著他內心深处那如同热锅上蚂蚁般的焦急。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探出头来,满脸的不耐烦,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疙瘩,上下打量著匡祖一行人,眼神中充满了嫌弃和不屑:“干什么的?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匡祖连忙將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言辞恳切地说了一遍,眼中满是焦急与期待,声音中甚至带著一丝哀求:“管家大爷,求您行行好,赶紧帮我们稟报一声,这可是关乎我们戏班生死存亡的大事啊!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管家听后,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犹豫了一下,转身进屋稟报。
片刻后,管家再次出来,神色稍缓:“老爷有请。”
匡祖心中一喜,如同久旱逢甘霖,连忙跟著管家走进宅邸。
见到乡绅,匡祖“扑通”一声跪下,膝盖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沉闷而又响亮的声响。
他將戏班的悲惨遭遇,又详细地讲述了一遍,声泪俱下,言辞恳切地恳请乡绅出面帮忙:“老爷,求您救救我们戏班,我们都是穷苦人,祖祖辈辈靠这唱戏的手艺討生活,要是被官兵抓走了,我们可就全完了!一家人都得挨饿受冻,求老爷您大发慈悲,救救我们吧!”
乡绅坐在太师椅上,轻抚著鬍鬚,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缓缓说道:“我与那官兵统领倒是有些交情,此事我便出面调解调解。不过,你们日后行事,可得更加谨慎小心,莫要再惹出什么事端,平白给人留下把柄。”
匡祖连忙磕头谢恩,额头一下一下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砰砰的声响,心中的大石头终於落了地,眼眶中满是感激的泪水:“老爷,您的大恩大德,我们戏班没齿难忘,日后定当报答!做牛做马,我们也绝无二话!”
在乡绅的陪同下,匡祖一行人匆匆赶回村子。
官兵们见乡绅到来,態度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脸上的凶狠之色瞬间褪去,换上了一副恭敬谦卑的模样。
乡绅一番言辞恳切、有理有据的调解后,官兵们终於打消了带走戏班的念头。
“这次看在乡绅老爷的面子上,就放过你们。”为首的官兵心有不甘地说道,“但下次可没这么好运,都给我小心著点!別以为有人撑腰,就可以为所欲为!”
说罢,带著手下官兵灰溜溜地扬长而去,那离去的背影,带著一丝不甘和无奈,仿佛被打败的公鸡。
村民们欢呼雀跃,如释重负,脸上洋溢著胜利的喜悦。
戏班眾人也长舒一口气,心中那片压抑已久的阴霾,终於一扫而空。
匡祖望著乡绅,眼中满是感激,声音哽咽:“老爷,今日多亏了您,不然我们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份恩情,我们戏班铭记在心,永不敢忘!”
乡绅摆了摆手,脸上带著和蔼的笑容:“不必客气,我也是看不得这些穷苦人被欺负。你们的戏给百姓带来欢乐,是好事,日后若有难处,儘管来找我。能帮上的,我一定不会推辞。”
经过这场风波,戏班在周边乡村的名声愈发响亮。
村民们听说戏班为了不连累大家,主动请乡绅调解,对他们的人品更是讚不绝口。
每到一处,村民们都热情相迎,早早地就在村口翘首以盼,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招待戏班。
有那刚出锅、香喷喷的白面馒头,自家醃製、风味独特的腊肉,还有新鲜欲滴的水果,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又一桌。
那热情似火的场面,让戏班眾人倍感温暖,仿佛找到了家的感觉。
匡祖也在这段跌宕起伏的经歷中,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仅凭一腔热血远远不够,还需懂得审时度势,学会在夹缝中寻找生存的机会。
於是,他开始更加用心地学习戏曲知识,如饥似渴地钻研表演技巧,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功,夜深人静了还在琢磨唱腔和动作,努力提升自己和戏班的整体水平。
隨著时间的推移,戏班的演出越来越受欢迎,名声如春风般吹遍了周边的每一个角落。
匡祖不仅在木工和杂活上驾轻就熟,成为了戏班不可或缺的多面手,还学会了不少乐器演奏和简单的唱段。
每当他站在台上,看到台下村民们一张张质朴纯真的笑脸,听到他们欢快爽朗的笑声和热烈如雷的掌声,心中便充满了成就感,仿佛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甜蜜、最珍贵的回报。
然而,生活似乎总喜欢给人出其不意的考验。
一日,戏班正在演出,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如墨般的云层,层层叠叠地压下来,仿佛要將整个世界都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