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破晓烛光薪火绵延(第2页)
匡祖心中猛地一沉,犹如一块巨石坠入深潭,泛起层层涟漪。
他明白,这来之不易的平静日子又要被无情打破了。
当晚,匡祖把演员们都召集到了一起,神色严肃地说出了这个坏消息。
大家听后,神色各异,有的满脸愤怒,双手紧握成拳,骨节泛白,恨不得立刻去找商会理论,眼中燃烧著怒火;
有的则满脸无奈,轻轻嘆了口气,眼中满是迷茫,仿佛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
“匡祖,咱们就这么被他们像丧家之犬一样逼得四处躲藏吗?实在是太窝囊了!”脾气火爆的阿强气愤不已,一拳重重地砸在身旁的桌子上,桌上的烛火都跟著晃动起来,似乎也在为他们的遭遇而愤怒。
匡祖沉默了好一会儿,缓缓说道:“咱们不能连累村子里的乡亲们,他们都是善良朴实的人,不能因为咱们的事受到牵连。先离开这里,我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办法的。”
天还未亮,整个村子还沉浸在沉睡之中,匡祖和戏班成员们便轻手轻脚地收拾好行囊,悄悄离开了村子。
一路上,他们昼伏夜出,专挑那些偏僻难行、鲜有人跡的小路走。
白天,就找个隱蔽的山洞或者废弃破败的房屋休息,山洞里阴暗潮湿,瀰漫著一股刺鼻的霉味,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滯了一般。
大家只能挤在一起勉强打个盹,身上的衣服被潮湿的空气浸湿,贴在身上,说不出的难受。
夜晚,趁著朦朧的月色匆匆赶路,月光洒在他们疲惫却依旧坚定的身影上,四周寂静无声,唯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相伴,仿佛在为他们的旅途演奏著一首孤独的乐章。
有一次,他们在赶路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黑沉沉的云层压得极低,仿佛要將整个世界吞噬。
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瞬间就將他们淋成了落汤鸡。
雨水顺著脸颊不断流淌,眼睛都难以睁开,模糊了他们的视线。
大家又冷又饿,在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怎么也找不到避雨的地方。
匡祖看著被雨水浇透、瑟瑟发抖的眾人,心中满是愧疚,声音略带哽咽地说:“兄弟们,对不住,是我连累大家了,要是我当初……”
还没等他说完,经验丰富的老演员赵叔拍了拍匡祖的肩膀,安慰道:“匡祖,可別这么说,咱们是一个集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起扛过去!”
歷经千辛万苦,他们终於来到一座深山里的小村庄。
这个村子与世隔绝,仿若世外桃源,村民们淳朴善良,热情好客。
看到戏班到来,村民们纷纷从自家屋子里走出来,脸上洋溢著真诚的笑容,热情地腾出乾净整洁的屋子让他们住下,还从自家不多的存粮里拿出食物,有香喷喷的玉米饼、自家醃製的咸菜,虽然简单,却满是温暖。
匡祖决定在这里暂时安顿下来,一边躲避商会的追查,一边继续投入到戏曲的排练之中。
在村子里生活的日子里,匡祖发现这里的人们虽然生活条件艰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在为了生计忙碌,但对戏曲却有著独特而纯粹的理解和热爱。
农閒时,他们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自编自演一些简单的节目,虽然表演粗糙,服装道具也十分简陋,有的甚至只是用一块破布当作戏服,但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质朴的情感。
匡祖深受触动,他决心把戏曲和当地的文化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创作出更贴近百姓生活、能引起大家共鸣的作品。
於是,匡祖和演员们深入到村民中间,与他们促膝长谈,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收集那些在民间口口相传的故事和传说。
他们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听老人们讲述先辈们的英勇事跡、村子里的奇闻軼事,那些故事如同璀璨的珍珠,串联起了这个小村庄的歷史。
白天,跟著村民们一起下田劳作,在劳作间隙听他们哼唱当地的民谣,那民谣的旋律简单而又动听,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晚上,围坐在篝火旁,听他们讲述古老的传说,火焰的光影在每个人的脸上跳跃,仿佛在诉说著岁月的故事。
他们把这些珍贵的元素精心融入戏曲中,创作出全新的剧本。
排练时,匡祖反覆琢磨每一个细节,从一个眼神的流转,到一个手势的摆放,都力求做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