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80290(第17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换作旁人,可不会这么快放下戒心。

“官商勾结?”

卫长昀在凉亭坐下,扫了一圈村子,“可是如今城里的商户,多也是在惠安县许久的。”

“那是因为他们之前都被打压,只能仰人鼻息,花钱办事,苟且着过活,那个县令被带走后,才逐渐好转的。”

郑荣看他们真的是来沟通,才放下戒心。

姜宁和卫长昀对视一眼,心想这一趟还真不白来。

村里的事情,马县丞他们未必全然清楚,要做实事,就得摸清楚这些百姓心里真正在想什么。

他俩一人一句引导,从郑荣口中知道了不少事。

“所以,其实就是这样,我爹觉得官府都是为了自己。”

郑荣又无奈地叹了声,“我还请了村长、里正,连别家的叔伯都来过,他就是很固执。”

莫名的,姜宁想起了他爸妈提过的拆迁钉子户。

一开始是为了多要一点钱,或者是舍不得家里的老房子,结果就成了钉子户。

市里也尽力去说服、疏通,最后没办法,就干脆让他当钉子户,路和桥该修就修、该建就建,最后导致了一个情况,钉子户想搬走都没办法。

有的是忍不了噪音,有的是眼红别人家地段更好。

总之,最后很少有人不后悔。

“我们能在村里住一晚吗?或者两个晚上,你去探探口风,今晚上……你就说我们是你在别处遇到的商人,邀请到家里做客,到时我们看看情况。”

卫长昀出声道:“这样当面了解,会比较好。”

姜宁听完后一直沉默,这会儿才开口,“最好备一壶酒,我们车上正好有。”

“咱们有什么事,饭桌上聊。”

有些时候啊,适当地利用一下酒桌文化,并无什么不可。

“你们真的要去我家啊?万一、我是说万一啊,我爹知道你们的真实身份,肯定会特别生气。”

郑荣深知自家老头的脾气,“说不定当场把你们赶出去。”

卫长昀失笑,“老人家应该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只是前车之鉴在那儿,难免心有膈应。”

他脸上带着自信,“如果我们能说服他,那是什么身份不重要。”

郑荣挠挠头,觉得这个有道理。

只是住在村里的话,能住哪儿啊?他家里就几间房,自己和媳妇一间,父母一间,还有个弟弟。

那也住不下了。

“这村里的话,只能去村长家里住了。”

郑荣道:“村长那儿,能告诉他你们的身份吗?”

姜宁和卫长昀对视一眼,卫长昀道:“村长那里怕是瞒不住,上回防汛时在,应该能认出来。”

“只有村长认得还好,让他一块瞒着好了。”姜宁倒是不在乎,郑家村上下并无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他们既然出来巡查,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哎!我想起来了,我二叔家就堂弟在,其他人去我婶儿娘家探亲了,估计还要三五日才回来,他家能空出两间房,就是得麻烦你们挤挤。”

郑荣一拍脑袋站起来,“离我家还近,一盏茶功夫都不要。”

成了。

姜宁和卫长昀同时在心里想,有郑荣在中间探口风,还跟他们站在一边,事能成一半-

郑荣二叔家宽敞,那位堂弟知道是谁后,都不关心来历,便去了地里干活。

姜宁和卫长昀进了房间,环顾一圈后,两人一块坐下。

姜宁手撑在床边,微仰起头看卫长昀,“依你看,这个郑荣说的话可信吗?还有,郑家村情况如何。”

在村里走了一圈,大家对他们好奇,但也不会一直打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