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080(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没等午时过完,直接卖光了,连他俩想剩点自己吃都没有。

“小老板,今天收摊这么早?”

“不好意思,卖完了,下回您来,我给你多放点料。”

姜宁把几只盆收起来,锁在柜子里,一会儿逛完了要回家再来拿。

卫长昀拿了两张小板凳,倒扣着叠在一起,塞进了柜子最下面。

平时生意没那么好,有个座会舒服些,总不能一直都坐在桥边的石头上。

“一会儿买完东西,逛逛再回家?”姜宁跟客人那边说完,回过头问:“时辰还早。”

卫长昀往街上看了眼,不光是年轻女子和男子走在一起,成了婚的夫妻带着孩子、年迈的两口并肩,倒也不少。

“可以去西街逛,那边热闹些,小玩意也多。”卫长昀把背篓拿起来,往肩上挂。

姜宁看他一眼,眼里带了些揶揄,“还以为你会拒绝。”

卫长昀问:“为什么?”

姜宁拿帕子擦了擦手,“知道了,你最坦荡。”

卫长昀反应过来,失笑道:“举止间并无逾距,自是坦荡,可心里却有些紧张。”

乞巧节并非只有互生情愫的人才可一起逛,所以自然是无妨。

却又因为心中的情绪,难以不紧张。

闻言姜宁一怔,暗恼自己搬起石头砸脚,竟是又被卫长昀给绕进去-

西街的热闹和东街不一样,小摊贩更多,叫卖声更喧嚣,不只有玩的,还有吃的、喝的。

糖霜果子、茶饮、面团、糖糕……

看都看不过来。

姜宁买了一根糖画,画的时候一时想不出要画什么,最后就说画只小猫好了。

他家里有一只狸花,战斗力十分强。

一身灰色的花纹,经常跟周围融为一体,猝不及防地跳到家里人身上。

“应该在冬天买的,这样就不会很快化了。”姜宁瞥眼手里糖画,“在冬天前,我们做一个炉子好了。”

南方的气候用不上炕,但炉子肯定需要,而且——

冬天吃火锅,没炉子一点不方便。

卫长昀把刚买的糖果子放到背篓里,“放在哪?”

“堂屋。”姜宁比划了一下,“不大,就上面一块铁盘,下面是一个桶状的炉子,最下面要留一个装灰的铁抽屉。”

卫长昀认真听他说的,瞥见他手里糖画要蹭到旁人衣服,伸手一握,避免了尴尬,“屋里烧炭会有烟,也要修一个烟囱吗?”

姜宁朝他一笑,老实举着糖画,“可以让铁匠打几根铁管,拼到一起,就可以当烟囱。”

造价是贵了点,但可以从十月一直用到出正月。

算起来,差不多四个月。

“那等过一阵,先去铁匠铺问问。”卫长昀并未追问姜宁如何想到炉子,只道:“前面就是肉铺,今日过节,卖得快。”

“那去买一节排骨,晚上可以炖藕吃。”

姜宁想了想,“莲藕排骨汤这个天喝,也不会躁,还下火。”

要不是家里田不够,他都想改种藕,不然藕也不便宜,十几文一斤。

不过种稻米也不亏,能管温饱,加上稻花鱼,一年到头的肉都有着落。

“还想买什么菜?”卫长昀和他商量,“家里的鸡估摸要等到年底才能吃。”

“先不急,现在下蛋一样的。”姜宁一想到冬天时,家里有鸡吃,嘴角扬了扬,“买两根茄子,我想做个茄子煲。”

再做一个肉丸粉丝豆腐煲,晚饭的主菜应该够了。

其他的素菜和凉拌菜,地里都有,回家现摘就行,又新鲜又天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