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谢老师。”小郎君道。

“你名中为‘砚’,乃山石之势,尚有锐气,而人行于世,当刚柔并济,为师为你取字为‘静渊’,水静犹明,而况精神。既

具坤德之载物,亦得坎智之通明。”方夫子道。

“弟子静渊受老师教诲。”小静渊应诺。

虽只是简短数言,一旁观礼的苏棠已然大长见识。

只是起个名字就这么多的说法。

不愧是里长伯父再三恳求来的夫子,相貌堂堂,更是博才,据说来平安镇教学六年,已经教出了十名举人,两名贡生。

连自己师长所送的砚台都给了小夫君,可见夫子也是相信小夫君,小静渊的潜力。

而既拜师所成,静渊就要留在书堂,而方里长卢大山苏棠他们就只有告辞离开的份儿。

卢大山连连回头,恋恋不舍之意言表可见。

静渊却是跟在夫子身后往书堂去,头也未回。

“孩儿长大了都是这般。”方里长颇有感慨。

卢大山挠着头:“不习惯。”

“习惯就好。”方里长拍拍卢大山,“早先我还好说歹说让夫子收下令郎,夫子只说来了再看,结果也不知道令郎和夫子先前在屋内说了什么,夫子竟收的如斯痛快,连师传的砚台都传给了令郎,啧啧,真是叫我都心生艳羡啊~”

“呵呵,福气好,是里长给了咱家静渊这个机会,要不然也不知道咱家静渊有这本事。”

“哎呦呦,静渊?倒是唤的亲切,好似常喊着似的。”方里长调笑。

卢大山愣愣:“是吗?那还真就是夫子老人家会起名字。”

“可不要说老人家,夫子不喜。”方里长道。

“哦,好好。”卢大山连连应着。

一行人也到了书堂外。

方里长看向一直在旁默不作声的苏棠:“今日去酒楼把文契定下来,如何?”

苏棠应,转向卢大山,“公爹同行,可好?”

卢大山犹豫,方里长道:“老夫固然不会让你家新妇吃亏,但若是你去,自是更好。”

“那好吧。”

*

书堂内。

“静渊,坐那里。”方夫子道。

“是。”

静渊躬身一礼,坐到方夫子所指之座。

同书堂内,还有六七个八九岁的孩童,孩童们看着他走到自己的座位。

“下课再来寻为师。”方夫子丢下这句话,转身离开。

堂上师者是位六十多岁的老书生,老书生以先前所讲继续述言。

下面的学子们有的认真听讲,有的窃窃私语,虽声细轻微,仍若蚊蝇,但眼神所落都在静渊身上。

老书生仿若未知,仍讲述不断。

静渊也好似没有察觉,翻开书看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