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章 主动开声(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总的来说,基层治理的复杂性决定了“一刀切”的民主模式难以适用所有场景。

允许一定程度的一言堂,本质是在效率与民主、灵活性与规范性之间寻找平衡点。

蒋继忠这个人,之前沈建秋就了解过,他是比较喜欢,也比较善于搞“一言堂”的。

在华港镇担任镇党委书记的这几年,他的威望也积累得足够高。

镇党委班子里,就有数人是他向区委推荐提起来的。

这种情况下,自己一个空降的镇长想要和他争什么,难度无疑是非常大。

但难度大归大,争还是一定要争的。

尤其是自己还有着雄心壮志,想要扭转华港镇经济颓势,就更需要有一定的话语权。

不说和蒋继忠分庭抗礼,至少在经济工作中,自己说话要有足够的分量才行。

“刚刚听蒋书记介绍了一下镇上的情况,收获良多。”

沈建秋微笑着看向与会的干部,最后将目光落在了镇人。大。主。席胡海华身上。

作为镇人。大的一把。手,胡海华自然是华港镇四名正科级的领导之一。

除了主持镇人。大主。席团的工作之外,他同时还分管工业经济、重点项目、商务、发展与改革、安全生产等工作。

尤其是华港镇工业园这一块,更是属于他的分管范畴。

这两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不仅是区县一级,下面很多街道、乡镇都工业园也陆续开始搞工业园。

华港镇工业园,是鸠兹区政府前年的时候批复的。

批复之后,工业园确实是热闹了一阵子,招商引资方面也有一些收获。

然而很快的,工业园的发展就陷入了停滞。

过去一年,整个工业园的开发算下来还不到30%。

当初批的地,有一大半都已经长满了荒草。

已经入住的企业,情况也是相当一般。

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已经停摆。

直接撤资的企业,同样不在少数。

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估计工业园很快就要黄了。

其实,乡镇工业园之所以发展不起来,其中的原因沈建秋是认真分析过的。

首先,大部分乡镇工业园的产业定位与规划,存在一定问题。

部分乡镇工业园区未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盲目引入低附加值、同质化企业,导致产业集聚效应弱,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规划滞后与布局混乱,导致园区建设缺乏科学规划。

“散、小、乱”现象,几乎随处可见。

其次,政策与资金支持不足。

乡镇一级的政策,多集中于税收减免或土地优惠,缺乏对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的针对性支持。

另外,乡镇财政能力薄弱,导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承担高成本招商。

部分园区依赖集资或负债建设,这又加重了债务的风险。

最后就是,管理机制与营商环境的落后。

大部分乡镇园区,都缺乏专职管理团队,存在“重招商、轻服务”现象。

这导致招商引资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办事流程繁琐。

同时,园区市场化运营机制的不完善,使其难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但瑕不掩瑜,工业园区的缺点虽然很多,在当下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思路。

沈建秋坚信,只要规划好了,华港镇工业园完全有“起死回生”的机会。

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将工业园完全掌控到自己手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