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自来熟的姚涵月(第2页)
因为并不是市局的直属大队,因此经侦支队辖下的四个大队,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正科级“大队”,而是副科级架构;
至于支队下辖的两个科,更是没有具体的级别,基本就是比照正股级。
说起来,正股级这个级别,其实并未被《公务员法》明确列为法定职级。
但在基层治理实践中,这个级别又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它承担着中层管理职能,其职务定位介于副科级与科员之间。
基层单位通过设置正股级岗位解决科级机关内部管理需求。
像姚涵月,她作为法制科的科长,按说比四个副科级的大队长要略低一些,只是正股级干部。
但她去年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副科级的身份。
如今算起来,已经和四个大队长平级,仅次于三位支队领导。
当然了,在市局经侦支队,包括四个大队长在内,大部分人明里暗里都没怎么将她这个副科级的科长放在眼里。
尤其是四个大队长,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公安了。
其中最年轻的一个,干经侦这一行也有十多年了。
大家蹉跎了这么多年,一个正科级的副支队长都还没能上去。
可这位姚科长倒好,工作还没几年,就已经和自己平级。
同属于一个支队,未来可能很快就要被一个小丫头踩到头上,这事儿总归让人愉快不起来。
也是这个原因,姚涵月自从升了副科之后,就一直觉得大家对自己开始排斥起来。
就连两个副支队长,和自己说话的时候,真心地笑容也渐渐消失,基本都是假笑。
唯一还对她比较宽厚的,也就是副处级的支队长了。
无奈之下,姚涵月有什么工作和想法,也只能找支队长汇报。
市局经侦支队的这些情况,沈建秋自然是不清楚的。
和姚涵月聊了一会儿前些天会议的事儿,沈建秋就进入了正题。
“姚科长~”
“沈处,叫我涵月就好~喊我姚科长,听着不得劲。”
沈建秋倒是没想到姚涵月会这么说。
毕竟这位传闻中背景可是很深的,关系直通隔壁某市的主要领导。
不过,本身就有求于人,他当然不会拒绝对方释放的友好。
“行,那涵月你也别叫我沈处了~”
“好啊,那我以后叫你建秋。”
见对方这么上道,姚涵月愈发高兴。
“上次会上,戴部长说,接下来会集合公检法三家的力量,展开具体行动。怎么样,这方面市局有什么动作了吗?”
确实如沈建秋所言,上次会议结束的时候,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副部长戴兴官做了总结发言。
发言中,戴部长表示:接下来的存量案件化解,要充分调动公检法等部门力量,加大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主动会商研判问题,形成攻坚合力,着力推动存量案件侦办、审判、资金清退取得突破性进展,最大限度实现追赃挽损,促进案结事了,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安全。
根据沈建秋的判断,张公子和他的爪牙,十有八九就是借了市里要整治非法集资存量案件的东风,将祸水引向了陈元茂和他的静湖环旅旅游服务有限公司。
如今老陈已经陷进去了,想全身而退怕是不能够。
沈建秋唯一能做的,就是助他脱困,至少躲过牢狱之灾。
然后在破财消灾的同时,尽可能的帮老陈多保存一点“东山再起”的本钱。
但以张公子过往那难看的吃相,想要做到这一点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万事开头难,首先就要从这件事情的源头着手。
找上姚涵月打探消息,就是沈建秋踏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