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三人同行(第1页)
第二天上午,沈建秋带上党委委员、副镇长龚明辉和戴璐璐,直接出发去往区财政局。
之所以带上龚明辉,一来他是副镇长之一,又分管政策研究方面的工作。
《鸠兹区区级财政资金扶持强村富民重点扶持村(2009-2012年)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去年下达之后,政策方面没有任何问题。
华港镇这边,三个重点扶持村的名单,也早就被确认。
区财政局一直按着扶持资金不发,其实是完全没道理的。
带上龚明辉,沈建秋自然是为了万无一失。
这万一财政局那位新上任的洪云涛局长不认账,要和自己对峙的话,至少他没办法从政策方面找茬。
至于带上戴璐璐,则是为了镇上电商发展的问题。
那天和戴璐璐、陈明丽食堂偶遇之后,沈建秋认真思考过在华港镇发展电商的可能性。
多方面考量之后,沈建秋蓦然发现还真有戏。
首先,华港镇距离鸠兹区的主城区很近,陆路交通方面很方便;
其次,鸠兹区又濒临长江,航运又完全没问题;
最后就是,目前电商发展最好的省份——浙东省,距离芜州市也不远。
尤其是浙东省的经济中心,省会余杭市,更是距离芜州只有200多公里。
而余杭市,可是有着电商之城美誉的。
地理上来说,华港镇完全能借到人家的“东风”。
至于能够上线的产品,华港镇也不缺。
无论是东里村猕猴桃,还是华港葡萄,都是远近闻名,很有知名度。
另外,华港镇的淡水养殖也很有特色。
华港螃蟹,不仅在皖东省有名,隔壁的江南省都经常有人来采购。
可以说,电商发展的几个必备条件,华港镇都已经具备。
眼下整个芜州市的电商还没发展起来,更不用说下面的区县了。
华港镇如果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说不定就能一举改变经济落后的命运。
当然了,电商的发展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定下来的。
首先,自己要和蒋继忠这个一把手沟通好,得到他的支持才行。
不过,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可以先做起来。
今天带上戴璐璐这个分管电商的干部去区财政局,沈建秋是希望自己和她一起争取一下,看能不能多少从区财政得到一些扶持。
这个扶持不一定是资金扶持,政策也很重要。
小车上,沈建秋正和自己前面副驾驶上端坐的龚明辉交流着什么。
今天开车的还是牛世东。
本来戴璐璐这个女同志,是想独自坐在副驾驶位置的。
按照她在镇党委班子里的排名,也确实应该是她坐副驾驶。
不过,排名在她前面的龚明辉倒是很有绅士风度,一上车就主动坐了副驾驶。
“镇长,其实去年年底托底扶持资金的时候,下面几个乡镇都挺有意见。按照区委区政府去年给出的政策,这笔钱区财政局应该第一时间就转给我们。”
龚明辉喟叹着表示,“这一拖,眼瞅着两个月就过去了。”
听着龚明辉感慨,沈建秋默默点了点头。
确实,自己昨天回来之后找了蒋继忠书记,和他讲了这个情况。
蒋继忠对这事儿,显然也憋着火呢。
毕竟像华港镇这样经济一般的乡镇,财政每年都是很吃紧的。
去年年底这帮着区里财政一托底,就是几百万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