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10120(第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我当年在石矶娘娘这里获得“黄父骨”,并借此得窥元神出窍的领域,为现在的成就奠定了基础。在骨书被使用者完全吸收之后,白骨洞的秘法还能将骸骨收回,并用特殊方法将白骨复活,变为一个拥有骸骨原主人大部分记忆和人格的复制人,实在是个非常神奇的法术。不过,黄父骨当年意外被我彻底吸收,又经历建木之中重塑身躯,修成阳神仙体之事后,这本书已经完全损毁,不能原样奉还了。

数百年过去了,虽说修行无岁月,但石矶娘娘的洞府还是发生了不少变化。她在炼气士中算是比较另类的存在,经常带领弟子出行采药,每日光是清洗骸骨整理药材便要花费不少时间,因此白骨洞的风景和内部设施日新月异,不似一般的炼气士洞府那般一成不变。

上次来时,我急于求人,没有心思欣赏洞府风光,本身的修为地位也不能够引起石矶娘娘的重视。但这次我修成仙体,已达炼神返虚的地步,又贵为四渎主神,石矶娘娘的态度便截然不同了。她殷勤地招待我,完全将我当做了同辈的存在。我也没有急于质问,而是随她游览骷髅山白骨洞,交流着这几百年来的见闻,如同多年未见的好友。

整座骷髅山峥嵘险峻,怪石嶙峋。云雾缭绕之中,偶尔会露出洞府门庭的一鳞片爪,这里毕竟积累了巨量骸骨,因此能看见磷火明灭,多少有些阴森的氛围。但毕竟是神仙洞府,令人心旷神怡的祛尘之风日夜吹拂,又有灵草的芳香,因此也并无多少异味和污秽。

骷髅山不算是座大山,绵延仅百余里而已,在东荒中并不起眼。内部结构很大程度上被挖空,靠巨型动物的脊骨来支撑骷髅山山体本身的屹立不倒。这些年来的一些巨型生物骸骨,洞内早已安置不下,只能在山外露天放置。

洞内分三殿九窟,山外有池林园圃,曲径通幽,洞中有一个巨大的大厅用于接待来宾贵客。大厅有着多个通道,通往白骨洞各处设施。穹顶高悬数百丈,宽广以里计算,用鲲鱼脊柱为梁,镶嵌着大大小小的夜明珠,望之如星空一般,华美而绮丽。鲲是一些大鱼的统称,世间虽有鲲鹏一说,但鲲鹏只是大鱼在机缘巧合下变化为巨鸟的一种现象,并不是所有的鲲鱼都会变化为鹏鸟。这种现象称为“化生”,化生学说也是骷髅山白骨洞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据说洞主石矶娘娘就是天外奇石变化所生,在欲界之外,化生才是生命主流的诞生方式,但在中界,它还是一种比较神秘的现象。

最近这些年白骨洞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石矶娘娘新收了不少弟子。白骨洞中多了不少藏品,也有许多骸骨已经完成了它们的使命,其中要旨被弟子抄写下来,化为名副其实的书籍,琳琅满目。大厅之中,各处通道内不止一个仙童进出,忙前忙后,有男有女。

“在这里制作骨书,需要经过采骨、洗骨、炼骨、嵌骨等步骤。之后就是养书、用书、还书和录书,诸弟子将书籍抄写下来,这个过程中能够极大的增长见闻和对修行的理解。除了在这个过程中帮手之外,诸弟子每日还需打理和喂养异兽奇植,咏经修行,保养和看护骸骨,十分的忙碌。”

石矶娘娘和我并肩而行,走在白骨洞之中,为我导游。从理论上来说,白骨洞的弟子只需挑选一具上乘的骸骨吸收喂养,便可较为轻易的拥有不错的修为和学识,但石矶娘娘认为这会使弟子产生惰性和依赖性,因此并不提倡这种做法。归根结底,白骨洞的骸骨之书最多也只能让人达到元神出窍而已,而承载这种级别的骸骨本身也需要一定的根基,其实也称不上是特别神奇的存在。但它却是当年最适合我的机缘,能够找到白骨洞对于那时的我而言确实是极大的幸运。

我们来到九窟之一的洗髓窟,看见弟子将新得的骸骨抛入外表像泳池一般的水池之中,又从一旁红玛瑙石制成的大瓮之中舀起白色的粉末倒入池中,此粉皎洁如霜,细腻若尘,带着一股寒意。我还隐约听到有怪物的嘶吼声从远处传来,不过表面上不动声色,并未出声询问。

“昔年轩辕黄帝征伐蚩尤,除却四方凶魅,鬼血凝如红石,骸骨积若山岳,膏流好似渊渎。故南方有肥泉之水,有白垩之山,有丹丘之石。这三样宝贝,便是如今洗髓窟内的洗骨之物。诸骸骨以此法洗练,灵性千年不朽。白垩之山便是积骨所化,望之峨峨,如霜雪矣。此山之骨粉,白骨洞每年消耗不在少数,暂时没有太好的替代之物。”

“不过贫道财力有限,只能每隔些年月,便带弟子出门采药,顺便以豹皮囊运输此类耗材。若是十洲三岛的仙人,他们能够制造螺舟和飞船,可以潜行大海,飞入天宫,可以承载极多的人员和物品。据说船上有光,夜明昼灭,极其奢华,但和夜明珠的原理并不相同。贫道的积蓄多用在收购骨骸和药材之上,却没有多余的财力来购买这些奢侈之物。”

石矶娘娘微微叹气,显然对于那些十洲三岛,海岳名山之内的仙人之富庶也很是羡慕,不过很快她就收敛起了心态,神色如常。曾经东海龙宫便已经奢华到我难以想象,但和掌管四渎的龙门山天池府比较,却仍是明显逊色。而天池府的财力积蓄和海岳名山的一些真仙相比较,似乎又有所不如。

“好,我让冰夷帮我打探一下,留意这方面的消息。将来有合适的机会,定会不惜财力代价,寻来飞舟奉上,送到白骨洞,以完成娘娘的心愿。”

我毫不犹豫地一口应下,我不清楚那所谓的螺舟和飞船到底需要多少财富才能换来,但我相信那绝对比不上石矶娘娘当年对我的帮助

“晚辈这次前来拜访娘娘,主要有三件事。第一件是还书之事,当年我从白骨洞中借走黄父鬼之骨,本来约好将骨中的知识和体悟吸纳之后,便以三昧真火焚烧炼化,将骨骸逼出,送回骷髅山白骨洞,再化为人。怎料世事无常,黄父骨意外被晚辈全部吸收,后来又重塑身躯,原来的那具骨骸彻底没法归还。如今晚辈带来一具新骨骸,不知道可否弥补对白骨洞造成的损失,这具骸骨生前是元神出窍境界的炼气士,比黄父鬼的修为和见闻更为广博。”

我和石矶娘娘坐在大厅中央交谈,河伯冯夷和云螭童子携带礼品,站在一旁倾听。若论修为和地位,河伯冯夷并不惧怕于石矶娘娘,但他却不敢和我一同坐下,大约是隐约感觉到我的心情并不愉快。

当我说到这里时,河伯冯夷便立即招手,一名云螭童子适时上前,将礼盒奉上。礼盒打开之后,中央放置着一个豹皮囊,显然其中藏有贵重的宝物。

“这豹皮囊中放有商王太戊的尸骨,晚辈近年帮了商星一脉一个忙,作为酬谢他们将此物赠我。此人生前曾在鬼国阴景天修行,得鬼威王指点而修成元神出窍的境界,炼出宵练,含光,承影三剑。他的三魂已经转世,但骨骼之中依然积存有大量魄力,晚辈希望用它来抵偿当年黄父鬼的那具骸骨。娘娘对我有极大的帮助,这点东西远远谈不上是回报,只能说是一点利息罢了。”

商王太戊的尸骨,战后被存放于商星之孙相土手中,被我要来作为石矶娘娘的回礼之一,以抵偿当年的黄父骨之恩。实际上台骀的骨骸品质更为优越,但我想到将来会有一个顶着台骀名字,记忆一模一样的人出现,便觉得膈应,便没有带来。

“客气了,道友如今成就仙体,乃总领四渎之元君。早就远远超出了我的那点帮助,这是道友自己洪福齐天,贫道又怎敢贪天之功。你我二人,只是闻道先后之别。若论修为,道友已在贫道之上,我们以道友互称即可。”

石矶娘娘勉强笑了笑,她寿过万年,样貌和当年相比并没有丝毫变化。依旧是头戴金冠,身穿道袍,一身打扮在炼气士之中算得简朴。只是有些拘谨不安,似乎有什么心事。

“第九样礼,东方之木梨;第十样礼,南方之柤稼;第十一样礼,西方丹阳之金”

随着云螭童子献完礼,我示意让他们将礼盒寻地放下退下。又想了想,神情略显犹豫,河伯冯夷见状,也识趣地告退,现场只剩下了我和石矶娘娘。我的脸色忽然沉了下来,缓缓开口道:

“第二件事,是酬谢娘娘的雪中送炭之恩。这第三件事嘛,娘娘当年对我有很大帮助,晚辈一直记在心中,从不敢忘。但是您对我有再大的恩德,有些事也不该做!恩是恩,怨是怨,我今日将您当年的资助十倍回报。娘娘能不能为晚辈解惑?”

“我有个弟弟叫做敖雾,乃东海龙王之孙,分离数百年,曾跟随娘娘修行。今年晚辈归家,与吾弟重逢,却发现他的三魂已易,留下来的是一个记忆和性格都与原来极为相似的人,这显然是出自白骨洞的手笔。让我猜猜,吾弟随你学艺,不知何故中途意外身死,三魂已经散逸不能复原。你们知晓吾神修成仙体,害怕吾神问责,所以用白骨洞的手笔制造了一个和我弟弟极为相似的人来拖延时间,妄想瞒天过海,蒙混过关。我爷爷敖光等人修为不精,又不熟悉你们白骨洞的法术,所以被你们骗过,是也不是?”

我的神情冷漠,冰寒刺骨的杀意奔涌而出,纵然以石矶娘娘修为之精深,也觉得喘不过气来。

“说说看吧,到底怎么回事。你今日若不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我就拧下你的脑袋,骷髅山白骨洞,以后也没必要存在了。若不是看在你当年相助之情,今日我也不会和你多话。”

石矶娘娘沉默良久,站起身来,一只手仍然不自觉地掂着拂尘,朝着大厅一处通道走去。我也起身跟随在她的身后,等待着她的解释。

“你跟我来。”

石矶娘娘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到头来却只是化作一声轻叹。

第116章左道马元,哪吒出世!

“你应该知道炼气士之中,有左道之士的说法。”

石矶娘娘走在我身前带路,思绪却似乎已经飘向远方。

“何谓左道?吐纳炼气,炼精化气,炼神返虚等追求自身超脱与长生不死,增长修为的水磨命性之功,就是炼气士的根基,也就是正道。除此之外,一切对这个目的没有帮助的法术神通,基本都可以被称为旁门左道。旁门左道之法,杀伐性命,是修行的阻碍。但一昧修行炼气,苦熬岁月,进展缓慢,寂寞难言。若中途遇到危难,没有护身之术,护法之宝,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炼气士往往以修行正法为主,旁门左道之术为辅助,若是本末倒置,以左道之术为真,就是误入歧途了。”

我大概知道她想说什么,但是没有接话。

“元始天尊为首的昆仑阐教一脉,便是追求修行正法,稳扎稳打的路子,左道之术只视为辅助罢了。以修道而言,这也确实是康庄大道,不能说有什么错误。而我截教却又不同,截教掌教通天教主并不歧视左道之术,将其与正法一视同仁,一并传授,因此截教之中流传的法术神通,种类繁多,不可计数。其中有许多神奇的秘术,虽于命性无益,却也博大精深,令人沉迷。我和师弟马元就是沉浸其中,为左道术法所迷,耽搁了修行,才有今日之祸。”

石矶娘娘带我穿越泉池廊院,来到三殿九窟中的养魄殿。一个身材粗壮的道人背对着我们盘坐于地,拨弄和观察着一个木盒。他巨口獠牙,长相凶狠,面貌丑陋,皮肤粗糙如瓜皮。道人脖上戴有骨珠,念珠中间有怪异的装饰,脑后长有一只怪手,肌肉虬结,随着道人的动作微微动弹,看起来极为诡异。

马元道人。

当年初来骷髅山白骨洞时,我曾经与此人交谈过。那时候的他虽然面貌凶恶,但实际上言语间却温和儒雅,显得很好接近,我对他的印象并不算坏。但这次他的身上却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给人一种危险的感觉,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变化。头发蓬乱松散,虽然因为祛尘风的吹拂并不显得邋遢,但显然已经许久没有打理自身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