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30133(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北戎使者一夜春风过后,第二日清早,新帝身边的内侍前来拜访,问他说:“大人,昨夜的人还满意吗?”

北戎使者毫无防备地回答说:“是个世间难见的美人……很好很好,我很喜欢。”内侍一看对方上钩,笑了,接着说:“大人,你知道吗?昨夜那个人其实是我大燕的义王!”

北戎使者一听这句话,被吓得当场脸色惨白,他心知肚明,虽然义王现在是阶下囚,但毕竟是一国亲王,各国都讲究礼制,他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极端僭越了,若大燕有心,随时可以借此原由处置了他。

眼看时机成熟,内侍走到北戎使者面前,以轻柔却坚定的声音说:“眼下贵国与大燕形势紧张,这事嘛,就要看大人回去怎么说了,咱家这边可以替大人保守秘密。”

在得到了内侍的承诺后,北戎使者归心似箭地回到了北戎。

在北戎汗王的宴会上,使者满面笑容地讲述着、编织着大燕那繁荣和谐的盛世景象。他口中那个美好的大燕,是那样地引人入胜,使得北戎汗王及其臣子们都被深深地吸引。

北戎使者巧妙地夸大了大燕的优点,弱化了其缺点。他口中的大燕,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君臣和谐共处,国家昌盛繁荣的地方。

他讲述了燕帝如何英明神武,如何领导国家走向繁荣,也描绘了那儿的百姓如何安居乐业,如何享受和平与宁静。北戎汗王听后大为欢喜,对大燕充满了向往。

北戎使者又接着讲述了若与大燕交恶,西边的突厥会如何虎视眈眈,极力主张北戎与大燕两国之间修好,以实现共同繁荣。

他宣称,为了两国人民的福祉,北戎应当与大燕建立友好关系,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北戎汗王十分认可使者的说法,在北戎使者的鼓动下,两国之间的修好进程开始加速。

北戎正式派遣了使团前往大燕,带去了和平与友好的意愿。而大燕也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表达了对于北戎的深深的善意。

两国之间终于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分裂和争斗后,开始了新的友好关系的篇章。

这件事便欢喜圆满地落下帷幕,兵戈化玉帛,从始至终只疯了一个人。

疯得静悄悄,轻飘飘,无声无息的。没有人知晓,也没有人在意。

……

最开始的时候,师兄有时候还清醒,但他不让我将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告诉萧鸿雪,求我千万替他隐瞒。

师兄红着眼,哭着抱住我的胳臂,求我将那几十封早已准备好的,给萧鸿雪报平安,请他不要挂念的书信,每月寄去一封,假装真的什么都没有发生。

我气得不行,狠狠甩了他几个巴掌,说都是他活该,都是他自找的,爱当烂好人的下场!

我说我不会再管他了,他死在哪都和我没关系。

师兄苍白地笑了笑,抱着那沓信件,一瘸一瘸地回屋去。

然后,他就再也没有清醒过了,疯得很彻底。

看着他那副模样,我还是心软了,咬着牙抢过信件,按月给萧鸿雪寄去。

听说师兄疯了以后,新帝很高兴,竟也不要他再干活了,就像养马养猪一样,命人简单潦草地养着他,每天给几顿馊饭就了事。

他就那样无知无觉,痴痴傻傻地,又捱过了六年。

我发现,师兄虽然变成了痴傻,但当他每次走到铜镜前、湖水边,看见铜镜里、湖面上“萧鸿雪”的模样就会突然大叫,然后暴怒,将镜子砸碎,将水面搅浑,最后,捂着自己的脸躲起来,蜷在角落发抖。

我知道,那是因为他潜意识里很害怕。

他害怕萧鸿雪,害怕被萧鸿雪看见自己如今这副狼狈残破的模样,害怕心上人觉得自己污秽肮脏。

因此,这六年间,即便萧鸿雪多次提出自己想回来看看,都被我回绝了。

直到最后一封信寄出去。

我咬着牙,在师兄那些报平安的字眼末尾,添上了一句,“滚回来。”

萧鸿雪果然赶回来了,当他满怀期待地推门走进,只看见因为过于痛苦,所以失去了一切记忆,变成了痴傻的师兄,一句话也说不出。

四十三岁的杨惜,其实就是四十三岁的萧鸿雪。

四十三岁的杨惜以牺牲自我的方式,让四十三岁的萧鸿雪得以成为另一个自己。

那个时候,师兄已经忘记如何用双腿行走,近乎瘫痪,牙齿和头发都掉了很多,终日攥着那只我折给他的草蛐蛐,一坐就是一天。

他不再有任何情绪波澜,好像已经完全听不见旁人说话,也彻底失去言语能力了。

但当他再度与萧鸿雪对视,便呜呜啊啊地叫喊起来,躲进屋内将门锁死,任萧鸿雪怎么劝哄,也不肯出来。

“别逼他了。”我恶狠狠地瞪着萧鸿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