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080(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71章第71章科举(18)

胡院判提心吊胆的伸出手,直到察觉到顾丛嘉的脉搏没问题才放下心,他立马收回手,语气利落:“殿下脉象如流水,潺潺而平稳。”

顾丛嘉身患怪症的那些日子,昭武帝没少问太医,看医书,所以他现在也能听得懂太医的话术,这是说顾丛嘉脉搏健康如山间清泉般流畅均匀,气血调和。

顾丛嘉既然没事,昭武帝就放下了心,挥手让胡院判下去。

另一边,顾丛嘉指使的人到了永和宫自然会被苏昭仪问自己的大宫女何在。

在宫里生存这么些年,这回话自然也是有技巧的,现下苏昭仪失势,而秦王殿下被陛下如珍似宝的护着,偏向谁,怎么说,一下就清晰了。

“木雅姑姑啊,她冲撞了秦王殿下,已被拖下去了。”

太监原本便阴柔的话此刻更显得阴森和血腥,轻飘飘的,拖下去?拖到哪里去?

这宫里冲撞了主子的宫人下场可想而知,尤其,冲撞的还是这宫里顶顶尊贵的人。

来人满意的看到了苏昭仪骤变的脸色,苏昭仪和秦王殿下屡屡和秦王殿下作对,他不说全,只说拖下去……足以让人想到些不好的结果,让苏昭仪不高兴,那秦王殿下不就高兴了……想到讨好了秦王的好处,这人就笑的眯起了眼。

而苏昭仪在人走了之后,震惊愤怒的神色便被平静所取代,细看的话,还能看出她眼底潜藏着的喜意。

木雅被拖下去责罚——一切按计划行事,那边责罚的人被买通,只不过冲撞了贵人的宫女而已,他们下手重了点,人死了就死了。

木雅一死,则死无对证。

自杀的毒药,苏昭仪瞥向眼前的佛经,若这世间真有神,应保佑我儿往后一切顺利,荣登大宝。

届时大理寺调查,他们也只能查到佛经上带的毒是苏昭仪的死因,而佛经上的毒和顾丛嘉衣服上的毒同处一源。

顶级的权贵人家,身上穿的衣服在前几个月都被各种香给浸润透了,即就是,自带味道,顾丛嘉被陛下养着,陛下嫌麻烦,让尚衣局一起用龙涎香浸润。

嫌麻烦?龙涎香浸润?苏昭仪想到这里眼中冷光更甚,顾丛嘉算个什么东西?也配用龙涎香浸润衣服?!

不过也多亏顾丛嘉的衣服是用龙涎香浸润的,他们的毒虽无味,但再怎么说也是一种香,同龙涎香结合后会使龙涎香的味道发生些改变,苏昭仪又笑了起来,看着佛经,眼神温柔无比,有木雅冲撞顾丛嘉一事在前——顾丛嘉碰到过佛经,他衣服上的味道又不对,苏昭仪死的又那么突然,他和苏昭仪又有仇怨,不是他还能是谁呢?

永和宫的人有些颤颤,他们觉得苏昭仪可能疯了,近些日子,有时候会看着佛经温柔的笑,有时候又会发脾气砸不少东西,尤以佛经为最——好多都被烧了。

往日这般,还有木雅撑着,但现在,木雅不在,其他人颤颤巍巍的推出一个人,“主子,您没事吧?”

苏昭仪回过神,“滚,你们都滚。”

在永和宫空荡之后,苏昭仪又捂着脸瘫坐在地,无声的泪珠滴落在衣服上,晕染了一道道痕迹——再怎么去想她死后康王会荣登大宝的辉煌,她也害怕死亡啊,距离计划越近,她越害怕。

没错的,她是自愿为了顾笔付出的,但,害怕死去这种感情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她还是要自杀的。

所以,越临近计划开始,苏昭仪的举动也就越不正常。

苏昭仪在永和宫里因计划正常进行而发疯,而苏丞相却皱起了眉头,今日宫里没有被责罚死掉的宫人送出来,这代表着他们的计划出了问题。

苏丞相刚因此时而紧皱眉头,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管家又连跑带滚的跑了进来,全然没有了一点京畿第一世族管家的礼仪风度。

苏丞相的呵斥还没说出口,便被管家的话吸引了注意力。

“老爷,事情不好了!……总而言之,康王殿下的名声,更臭了。”

管家最后一句话简直是闭着眼说出来的,他都不敢看苏丞相漆黑的脸色。

苏丞相被气得心血起伏,眼前一阵发黑,他努力稳住,“你,你先,先出去。”

管家跑的飞快,徒留苏丞相在原地眼底阴沉无比。

原本张文忠夸顾丛嘉就夸顾丛嘉,这让他们针对顾丛嘉的计划大打折扣,苏丞相也认了。

但是,万万没想到啊,张文忠称赞顾丛嘉居然还能伤到顾笔……苏丞相的脸一阵抽动,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因为顾丛嘉被称赞,人肯定是顶顶好的,他人那么好,那么一直与顾丛嘉不合的康王肯定不是个好人。

噢,这样弃母的人,为兄不悌,理所当然……苏丞相看着收集起来的关于康王的民间评语,眼底阴沉的可怕,没几个肉的手上青筋暴起,看起来可怕极了。

若是康王只有弃母这一条,在苏昭仪死后,他的名声便可洗白,但若是还有个为兄不悌——哪怕顾丛嘉被设计的名声不好,这个名声也会牢牢贴在康王身上,他们真是逮着机会就不遗余力的下死手啊。

消息传这么快,背后自然是有推手的,这推手,不用想都知道是谁。

前有计划不顺,他还不知道哪里出了差错——宫里被昭武帝一再清洗,上次传递消息还是因为昭武帝带着顾丛嘉出宫见张文忠临终一面,才让苏丞相找着机会给苏昭仪递了信进去。

后有康王名声再臭,为兄不悌,何其严重的指责,在重名的周朝简直是绝杀!

若说原本还有投机者投效康王的话,那么这个名声背上之后,投机者都不会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