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040(第10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顾丛嘉没有一点心虚,苏齐贤傲慢的自认为看透了他,那他自然要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价。

苏丞相深深的看了一眼顾丛嘉,进了明心殿。

昭武帝自是知道殿门前发生的事情,但他没管,总归顾丛嘉吃不了亏就行。

苏丞相也没提,提什么?是他给秦王行礼不对还是秦王嘲讽他的事?他是疯了才在宠爱儿子的父亲眼前去提他儿子的不好。

他从衣袖里掏出了奏折,也可以说是证据的东西,目光灼灼,“陛下,臣有本启奏。”

昭武帝看着他,一个眼神,苏禾躬身拿上了奏折递给他。

“……以上,就是臣所奏的内容,请陛下明鉴。”

苏齐贤告退了,看着他走远的背影,头一次,昭武帝的桃花眼像顾丛嘉那样,弯了起来。

顾丛嘉从明心殿外探出脑袋,看着昭武帝弯起的眼眸,这还是他头一次看见昭武帝情绪这么外放的时候呢。

他慢吞吞的走进来,仰着头,拉住昭武帝的手,漆黑的瞳孔里闪烁着好奇,可以和他说吗?为什么这么开心?

顾丛嘉虽然没开口,但他的动作,眼睛,无一不表达着他想知道,他好奇的字眼。

昭武帝笑着抱起他,坐在了自己的腿上,给他讲了刚才发生的事。

顾丛嘉慢慢的瞪大了眼,这就是京畿苏氏吗,好强。

虽然说一直都知道京畿苏氏是世族领头,第一世家,但碍于顾丛嘉自己的身份,他第一次这么深刻的发出感慨,觉得苏氏强。

那么,苏丞相是做了什么呢?

自苏丞相走出皇宫不到一个时辰,陛下旨意下达,京城官员大规模的出事,吏户礼兵刑工,各个部门的都有。

像章道源那种官位的,基本上下狱的多,吏部尚书这种的,圣旨幽禁于府中。

苏丞相认为军需案不仅是户部和兵部的问题,当初选拔官员的吏部任免了胆敢这种贪墨军需的官员,他们铁定有问题。

礼部官员当初科举的时候让这种人获得官身,他们藏着猫腻。

这么多年,刑部竟然没发现军需上能被贪墨的漏洞,他们必定贪墨渎职。

出库的时候军需对着,入库的时候军需就不对,这肯定是路上出的事,要是工部的路好好修,周围没有能够掩藏的障碍物,他们能这么顺利的贪墨军需吗?一定是工部内部有人和他们勾结,所以,路才修成那样!

没错,苏丞相他把整个朝堂都拖下水了!

吏户礼兵刑工,一个都没跑掉。

还是在即将过元旦的前一日,谁不说一句他牛啊。

昭武帝勾起唇,非常不容易的夸了一句:“苏丞相的确是朕的好爱卿。”

这一句夸赞,昭武帝是真心的。

第36章六子夺嫡(16)“世贵”事件……

苏齐贤为了证明军需案不仅是兵部和户部的事,给他的那一份证据里是户部兵部掺和进军需案里的官员同其他礼吏工几部官员交好的证据。

你要说一个户部官员同兵部官员交好可以,说吏部官员和工部官员交好也可以,但万万没有这么多处于不同部门的个人私交甚密,因为如果有,昭武帝绝不会查不到。

大规模的私交甚密,就算只是中层官员,那也是非常值得警惕的,不同部门的中层官员交好,那下一步呢?是不是就引荐各个部门的尚书互相见面?紧接着,是不是就聚势对抗帝王了?

结党营私这罪名从来都不小。

昭武帝没查到,代表着他们现在并无多少走动。

所以,这些人的私交甚密是在先帝时期。

什么事让这些人走的近?

昭武帝翻着苏齐贤呈上来的,一条条绝对实证的证据,思绪百转,一下子就想到了先帝时期的一件大事。

惠平年间的“世贵”事件,世指的是世族子弟,贵指的是科举录取比例,那一年科举取士百分之五十是寒门子弟,但这引起了世族的反弹,以苏丞相为首强烈要求公开考卷,他们不相信寒门子弟能做到如此地步。

考卷是公开了,事实证明,寒门子弟是能做到这个份上的,但,世族不同意,这朝堂本是世族势大,若要一下增加那么多寒门子弟,三五十年后,世族还能保持势大的局势吗?

考卷是有底分的,过了那个分数,便可录取为官,很显然,世族的教育保证了世族子弟肯定是过了那个线的,那就有值得说道的地方了。

世族不想要那么多寒门子弟入朝为官,但这显然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人家都光明正大考上了,不可能就说不录取了,这别说先帝不同意,朝中大臣有一个算一个都会反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