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040(第20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想通了这些,苏禾脑海安静了下来,低眉垂眼,安安静静的等着昭武帝的命令。

至于是什么事,苏禾不关心,也不想推测,在帝王身边伺候,不懂帝王心思是灾难,太清楚帝王的心思那更是要命。

不得不说,苏禾猜的八九不离十,只不过,昭武帝不是对某件事很期待,也不是因为张太师给了符合自己期待的意见,昭武帝期待的是张太师的态度,而张太师给出的态度终于令昭武帝满意了。

张太师,先帝时期名满天下的大儒,更重要的是他自愿成为他的老师,当时的他只有嫡长子这个名头,帝王不喜,母族只是商户也给不出多大的助力,是张太师,自愿教授他,且给他介绍各种人脉,为他各种铺路,坚定支持他登基给了他很多帮助的长者。

所以,面对张太师,昭武帝是感激的,他不会用对付其他人的手段去对付这样一个尽心尽力帮助过自己的长者。

但,张太师一直坚定的支持康王也是让他很头疼。

所以一直以来,张太师的奏折,昭武帝只是看,但从来不给批阅,沉默的拒绝。

他知道,张太师是绝对的正统礼法的遵循者,所以当初那么尽心尽力的扶持他,现在也同样对康王付出,态度明确的站位康王。

昭武帝想到了康王的优势,也知道长子这个身份本身就会获得一大批老大人的支持,但他还是将这个皇长子的身份给了苏氏,因为,利大于弊。

登高才能跌重,苏氏本身就是第一世族了,必须有更高的权利和地位才能使他们动起来,他们动起来,自己才能有机会动手。

不然,苏氏稳如泰山,自己要动手没那么名正言顺不说,还可能引起整个世族的反弹,哪能有如今局面。

昭武帝不后悔把皇长子的身份给苏氏,但朝中对于康王的支持确实是让他有些头疼,那些保皇派老大人他们不是偏向哪一个皇子,他们就是遵循正统而已。

但,康王绝不是他心底的储君人选。

那么,怎么样打消这些老大人的支持就很重要了。

顾丛嘉,他是喜爱的,因为梦里的遗憾,因为一日又一日看着他小手小脚的长大,他的孩子,他怎么会不喜欢呢?

这之上,对于顾丛嘉的荣宠是真的,但,那些证实荣宠的举动传遍京城,却不只是因为喜爱,更是算计。

这次那些人能轻易调查到昭武帝行踪,那自然是因为昭武帝没想过保密,他还助推了一把那些人的调查,谁让那些人实在太胆小了,不敢靠近不敢多看,他们能调查个鬼。

终于,在这一次后,昭武帝看到了他满意的奏折——张太师的奏折里终于不再明里暗里的表示对康王的支持。

这是阳谋,一次又一次的表现出对顾丛嘉的特殊,哪怕顾丛嘉年岁小不及康王已经及冠,哪怕他离入朝办事还早着,哪怕之前顾丛嘉身患怪症,但,那又怎么样?

帝王盛宠之下,会为他层层加码,让他以那么小的年龄封王,给他找银账总管,为他叠加势力,大将军是他的武学师傅,明正书院的院长是他的文学师傅,他还捞起了户部尚书,金成欠他一份人情,而今,更是做出了为了陪顾丛嘉玩而缺席皇室聚会的事情。

他有这么多筹码,如此之厚的圣宠,昭武帝一朝,嫡子和长子各自拥有一半的礼法正统,长子是年长且入朝早,但昭武帝明显偏向嫡子。

这要那些老大人怎么支持?又不是绝对优势的嫡长子能让他们和帝王对线,自昭武帝元旦的事情一出,支持长子的老大人们几乎都歇菜了。

这么明晃晃,毫不掩饰的帝王心思,他们挑战不了,主要长子他只占了一半的礼法优势啊,没办法拿这个和昭武帝对线让他立储君的。

坚决维护正统的老大人们以张太师为首,在此刻彻底静音,不再掺和任何夺嫡事宜,他们自此以后就是单纯的保皇派罢了,以帝王意志为先。

今天他和顾丛嘉出去玩还真是玩对了,昭武帝连看了几份保皇派的奏折,唇角上扬。

里面没有一点为康王站位的意思了。

昭武帝翻完保皇派的奏折,朝着苏禾打了个手势,是时候清除皇宫里的探子了。

将将天亮的时候,因为年龄小,玩了这么一场累的不行的顾丛嘉还在呼呼大睡,而皇宫里则是经历了一场清洗。

以前就算了,以后,宫内绝不会传出一丝一毫关于顾丛嘉和昭武帝的消息。

帝王想让别人知道的别人才可以知道,不想让人知道的,那就会被绝对掩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