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00(第6页)
连玉连忙答应,皇上让连玉也回去歇着,不着急今日便跟着他伺候,连玉便先去派了个小太监去驿站给辛祝传话,让他准备好明日早晨进宫面圣,再才回自己居所歇下。
得了信的辛祝心中激动万分,他一个小地方的小宗族族长,这辈子竟然有福气能到了京城这等地方,还能进到皇宫之中拜见天子,辛氏的祖坟该飘满青烟了吧!
虽然族侄就在京中,可如今他不敢四处乱走,满心激动也无法寻人诉说,只得早早洗漱上床,压着自己早些睡着,好等着一觉醒来便是次日,便可以入宫面圣。
次日一早辛祝便早早醒来,把自己收拾妥当,又吃了一顿驿站里的朝食,驿站的人昨日听到宫中内监来传话,知道辛祝今日要入宫面圣,便好心提点他少吃汤水。
辛祝闻言听劝的只吃了些干粮,小小的抿了几口茶水润润口舌。
等到宫中来人接他,便激动的上了马车,心中庆幸还好这大半年跟着连玉这个内监总管,也学了些礼仪,知道他必会被皇上召见,回京的路上连玉又一路教导过他面圣的礼仪。
终于进了宫中,连玉亲自来接了辛祝,带他到了御书房外,没有多等便直接带他进去见皇上。
年轻的皇上十分平易近人,他刚跪下便被扶了起来,皇上看着他眼神十分亲切,笑着说:“辛族长,你们辛氏真是人杰地灵,既出了珍贵的蚕种,又替朕培养了许多人才呐!”
辛氏既有状元辛长平,又有国朝第一个红卷举荐得举人功名的天才辛盛,还有他深明大义一心为民的义妹明义公主!
一个小小不过千人的宗族,便同时出了这么多人才和珍宝,怎么不可称一句人杰地灵呢!
辛祝被皇上的夸赞夸得脚下都要腾云而起般,轻飘飘的入住云端,今日种种好似做梦,这般荣耀回去足够辛祝与人吹嘘一辈子了!
皇上今日召见辛祝并无大事,只是为了给他一份荣耀,再赏赐他一些东西,好慰劳他这大半年辛苦的功劳。
赏赐下许多御赐宝物给辛祝传家之后,周祺又亲口许诺过些时日便动身与辛祝一起去贺州,为辛氏牌坊揭彩。
辛祝本就高兴的心脏,再闻此讯更是激动得两颊通红。
谢恩,谢恩,不停的谢恩之后,辛祝被送出了宫。
驾车的车夫问他去何处?是回驿站还是别处?辛祝忙说了辛家在京城的地址。
到了辛家,开门的柱子不认识辛祝,但听辛祝说是辛氏族长,忙请他进去,解释道:“今日非沐日,老爷在衙门上值,少爷在国子监读书,夫人也在铺子干活,家中只有小少爷和借住的沈少爷在,族长您稍候,我去寻夫人回来见您?”
辛祝摆摆手,他又没有什么急事,便说:“不用,我等他们回来便是。”
柱子便将辛祝带到家中见客的屋里,中午还给辛祝送了一回饭食,等到傍晚家中主人陆续归家,便连忙去禀告。
最先回来的是辛盛,辛盛闻言忙去见辛祝,满脸的喜色道:“叔爷,您到京城了!”
第193章
“是啊,昨日便到了京城。”辛祝瞧见辛盛,十分高兴的站起身走到辛盛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说:“好小子,一年不见,长高了不少啊,看着快赶上我了。”
辛盛挠了挠头,笑了起来,他如今这个年纪,正是迫不及待想做大人的年纪,被人说成熟稳重,或是身形高大,都是会在心底暗自欣喜的。
辛盛和辛祝面对面的坐了下来,因为辛长平还没回来,便没说起辛祝这半年多在外的事情,免得待会辛长平回来了,辛祝还要再讲上一遍,于是便都是辛祝在问辛盛到京城后的学业和生活。
聊了一会儿之后辛祝问起来:“刚才你家门房说有个沈少爷在你家借住?”
辛盛点点头,说:“是,他叫沈砺,本是京城人士,但与我在潍县相识结为好友,今年他回京城参加科举,他家中无人可指点他学业,我便请他来我家与我同住。”
“原来如此。”辛祝点点头,这缘分倒是够巧的,又好奇的问:“那他今年是考的哪一试?”
“他今年已经县试、府试皆都考过了,如今在等着八月的院试。”辛盛十分替沈砺高兴,尤其是府试放榜之后,沈家发现沈砺竟然还在前三,连沈砺的阿爷沈大人都开始坐不住了,主动跑到姜家问沈砺要不要重新到国子监入学。
沈砺的表舅为了沈砺的前途考虑,当时没一口回绝,来辛家寻沈砺问过,沈砺却说:“我先前也在国子监读过书,却也没考过这么好的成绩,现在回国子监去难道就能考到更好吗?而且我不愿再沾沈家任何一点光了。”
既然沈砺表态不愿意,他表舅自然也不会逼他,回去便回绝了沈大人。
沈砺说得也没错,虽然国子监有天下名师,却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被教导成才了,沈砺先前在国子监读了一两年的书,也一直在下舍,倒是这两年在贺州长进了不少。
辛祝听到辛盛说沈砺接连过了县试和府试,便夸道:“这沈少爷也是个少年英才呀。”
他俩正聊着,辛长平也下值到了家中,听柱子说族长早上便到了自家,辛长平今日被皇上召到宫中见到那些田册便知道定是辛祝他们到京城了,倒不是很意外,连忙快步去寻,一见到辛祝便笑着说:“族叔,这一路辛苦了,可算是回来了。”
辛祝站起身来笑着说:“这有何辛苦可言,都是为了宗族和商行。”
这回人到齐了,辛祝便坐下开始给辛长平和辛盛讲这一路的事情,一直讲到宋氏来催吃晚食,辛祝才意犹未尽的停了嘴,不过当着宋氏他连忙说了最重要的一件事,道:“今日皇上召见我,说要亲自去贺州,去咱们长河村,为咱们族里的牌坊揭彩!”
这话一出,不论宋氏还是辛盛,甚至是最见多识广的辛长平都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他们都只
敢想要一座表彰的牌坊,谁敢想要皇上亲临揭彩?而且贺州离京城算得上遥远,又不是近处的地方。
呆愣了半天,辛长平才朝着宫中的方向拱手道:“皇恩浩荡啊!”
辛盛他们也跟着遥遥行礼,心中皆是激荡不已,有皇上亲临替辛氏牌坊揭彩,辛氏这般小地方的小宗族,立刻便会朝野闻名,有这皇上亲自赐予的忠义之族的名声在,日后谁还能说辛氏族人出身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