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90200(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至于后面沈砺说感谢她送的玉马,给他带来了鼓励,取了好兆头,辛月便笑笑了之了。

这成绩都是靠他自己努力换来的。

辛月分别给辛盛和沈砺写了回信,给沈砺的回信上大肆夸赞、祝贺他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又鼓励他五月府试再接再励,等候他的下一个好消息。

时间一晃,便到了五月。

临近府试的日子,姜南星便有些慌张,每日从仁心堂干完活都要绕几步路跑到辛家来和辛月嘀咕两句。

一会儿说这回府试他不在,不知道谁会去给沈砺送考,一会儿说沈砺那个弟弟肯定也去参加府试了,到时候要是碰上了沈砺他爹给弟弟送考,不知道沈砺会不会难过……

等府试的日子过去了,姜南星就更紧张了,开始担心沈砺考得如何,有没有过,过了的话成绩如何……

直到五月下旬收到了沈砺的来信,姜南星这神神叨叨了一个余月的病症才终于是痊愈了。

沈砺考过了府试,府试的名次依然是第三,但是府试的竞争对手可还有京城周边那些郊县的县试前三,他在府试还能考中第三说起来可是又进步了不少。

因为府试得中,沈砺便又要继续留在京城备考八月的院试,若要再见到他,便得等到院试九月放榜之后了。

过得到了他过了府试的消息,辛月便也放下了心。

施维的制衣坊已经开工了些日子了,从湖州来的上百名裁缝正在日日加急的缝制夏衫,施维每日都在制衣坊里盯着出货,只等着凑够了数量便送货到成衣铺子里去售卖。

他这制衣坊才开起来,便生意兴隆得很,得知他和辛氏合作,衣裳都是用辛氏的布料,贺州的成衣铺子都不用看样品,便都争相给他下了订单。

今年江州织行上下都被朝廷查税款,整个春季的生产都被耽误了,如今市面上绸布紧缺,贺州这些成衣铺子都没在江州进到绸布,而辛氏丝坊的绸布他们倒是想买,可实在太难抢到,如今用的都是去年的存货。

往年这些去年的布今年虽也能卖,但穿得起绸布的客人也挑剔,去年用过的布料今年便不想用了,去年就看不上的布料,今年更不会买,所以往年剩下来的旧布都是要打折处理的。

今年却变了,市面上一布难求,别说新布了,便是旧布都不打折了,原价卖,就这些。

现在施维的制衣坊能提供最新的辛氏丝坊的布料所做的衣裙,贺州的成衣铺子们一点都不挑,有货就要,款式都不用看,大不了收到了让自家铺子的裁缝再修改修改便是。

施维便得意的跟他那小丫鬟说:“本少爷这就叫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缺!瞧咱这生意做的,货都没见着,货单便接得手软。”

小丫鬟跟施维自在惯了的,拆台道:“那是因为咱们能拿到辛氏的布料,若不然谁会看都不看就买咱们的衣裳。”

“那不就是我说的人和吗?少爷我慧眼识英才,去年一眼就瞧中了辛氏丝坊,和辛大管事定下合作。”施维“唰”的打开折扇,如今还没到炎夏,并不算热,他拿着扇子便只轻摇了两下,只为了耍帅用的。

去年他爹虽被他娘亲说服了答应他经商,但他离家前他爹还是给他泼冷水,说在外经商和他在书院挣同窗的银钱可不是一回事,没那么容易,等着看他栽跟头后灰溜溜的归家老实读书呢。

现在他就等着这些货出完,好拿着大笔的银两打他爹的脸,让他小瞧自己,自己就是那天生经商的材料。

刚到六月初,出京大半年的连玉终于带着成箱的田地册子回到了京城,同行的辛祝被他安排到了驿站等候皇上召见,他则带着这些田地册子回到了宫中。

离京大半年,但连玉一路都常常给皇上写信告知任务进度,皇上与连玉算是一起长大的,感情深厚,也常常回信给他,虽然分别了大半年没见,但并无什么生疏之意。

连玉进了宫听小徒弟说皇上正在召见大臣,便先回到了自己在宫中的居所洗漱一番,去掉一路奔波的尘土,等收拾好了便到皇上的御书房外等候召见。

又等了约摸半个时辰,御书房里走出一个眼熟的老大人,连玉忙上前问候一句:“齐大人。”

本朝后宫宦官不干涉前朝政务,是以文官对宦官并无恶感,齐大人见到连玉还关切了一句:“原来是连总管,说来许久未见到你了。”

齐大人走后,连玉的徒弟郑芝在连玉耳边小声说了一句:“萧相之子因江州税银案牵连进去,如今萧相告老,皇上有意立齐大人为相,最近时常召见问策。”

连玉点点头表示知晓,里面皇上唤人,连玉便快步走了进去,进去便先跪下磕头道:“皇上,奴才不负圣恩,已将九州各世家田册带回宫中。”

“好!好!好!”周祺连道三声好,虽然先前便常在连玉信中知晓以蚕换田的进度,但此刻尘埃落定的欣喜还是远胜于前。

周祺从椅子上起身,走到连玉身前亲手将他扶起,激动的说:“连玉一路辛苦,此番为国为民,当记你一大功。”

连玉顺势起身,闻言忙说:“奴才微末小功不足道也,此番功劳皆为皇上和明义公主殿下。”

周祺摆摆手说:“明义自是首功,但你与辛氏辛祝舟车劳顿,步仗九州,自有一份大功,就莫要推脱了。”

说完周祺兴奋的问:“那些田册何在?快送与朕瞧瞧!”

连玉忙回道:“都在侧殿放着了,奴才这就让人抬进来。”

“不用抬进来,朕亲自去瞧。”周祺连忙拦下连玉,九州各地世家的隐匿田册,想都想得到得有多少,他自己一个人又不可能整理完这些田册,还是要送到户部请户部官员整理归册,搬来搬去的没有意义。

周祺抬脚往偏殿走,一边走一边嘱咐这些日子在他身边听宣跑腿的郑芝:“去传话让户部尚书、侍郎和田亩司管事辛长平进宫。”

郑芝得令忙领命去宣召,如今师父回来了,他便安心去传话了,反正有师父在皇上身边伺候,他没什么可担心交待的。

周祺进了偏殿,便瞧见殿中堆放了数十个大箱子,箱子都上着大铜锁,跟在周祺身后的连玉忙从怀中掏出一盘钥匙来,发出丁零当啷的响声,一瞧这上面便有好几十把钥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