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00110(第7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明明自己幼时爹娘也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为何最后却闹到如此收场呢?

杨芸娘已经年满十四,明年她就及笄了,该相看议亲了,这个年纪本该是情窦初开少女怀春的时候,可她却因为爹娘和离、娘亲另嫁之

事,对婚姻起了一丝莫名的抗拒之心。

娘亲说她应该嫁一个出身好的人,爹爹说她应该嫁一个人品好、才学高有前途的人,可不论是爹娘说的哪一种人,杨芸娘都害怕自己嫁人后也不能和那人共度终生。

杨芸娘这边很是苦闷,杨欣娘却被娘亲余氏拉在怀里不停的夸命好。

原本夫君替女儿欣娘定下辛盛做夫婿,两家门第是不配的,全是因为夫君看好爱徒的前途,以辛盛之才,补其出身的不足。

可如今亲家公高中乡试第八名,这名次都不比夫君当年差些什么,余氏回忆了一番,夫君当年好似是第六名还是第七名来着?

余氏欣喜的揉着女儿的脸蛋,高兴的说:“本以为你嫁过去先得吃些年的苦,才能盼出头,没想到你命好,如今你公爹考出来了,有他为依靠,你们小夫妻将来压力也少了许多。”

杨欣娘脸颊通红,不知是被娘亲揉的,还是羞的,跺了跺脚嗔道:“娘亲,我还没出门呢,怎么都说起夫妻来了。”

余氏见状笑道:“就咱们亲娘俩,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反正如今为娘对你放心多了,本以为是个顾一头的婚事,没想到最后竟是个四角俱全的好亲,等消息传出去,怕是不少家里有适龄女儿的人家要后悔,还好你爹眼利手快,我现在想想,整个潍县没一个比辛盛更好的人选了,再远的人家爹娘舍不得你远嫁。”

在长河村热闹了一整天,次日辛家人才回了县城。

辛盛果然没空想起检查妹妹的作业,回到家拿起书袋就要往书院跑,辛月趁着他慌乱的功夫把作业塞进了他的书袋,辛盛见了不疑有他,还夸妹妹自觉。

等一路快走到了书院,辛盛都没有功夫回一趟学舍放东西,便带着妹妹的作业直接去了教室。

他如今和姜南星还有姜南星的表弟沈砺住同一间学舍,在教室里也是挨着坐成一排。

辛盛到教室的时候,只有沈砺在,姜南星是个磨蹭性子,估计还在食堂吃朝食。

而沈砺虽然并不是什么天才,却十分勤学,自他来了书院之后,辛盛便不是最早到教室的人了,他和沈砺都是结伴最先到教室温书学习的人。

和沈砺打过招呼,辛盛从书袋里往外掏课本,带出了几页纸险些落到地上,沈砺忙探手接住,见是两篇文章,笑着说:“盛兄回家一日都不忘做两篇文章,真是勤学。”

辛盛笑着解释道是家里妹妹的作业,接过来摊在桌上准备抽空看一下,结果就见上面那句猪之大,一锅炖不下……

沈砺好奇的瞟了一眼,见文章的字迹清秀,可内容却令人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而辛盛则是嘴角抽搐,生气的咬牙喊道:“好个妹妹!”

辛月在家想象了一下,不知哥哥何时会发现她的作业,嘴角偷笑得很开心。

而辛长平既然已经决定要参加明年的春闱,便去了县衙寻主簿大人辞职。

反正家里也不缺他这份薪俸了,这县衙书吏的差事耽误他读书,便不能再干下去了。

何大人调任去了湖州,升官成了一府同知,因为湖州官员空缺的多,何大人走得急,如今潍县新任的县令还未到任,是由主簿大人暂时代行职权。

自收到今年乡试中举名单,主簿大人就知晓辛长平定然不会再干这个小小的书吏了。

第106章

主簿大人当初吊车尾中的举,知道考进士无望,于是以举人功名候缺,被派到潍县来做主簿,一做就是十余年没挪窝,举人升官太难了,他要是有辛长平这名次,也绝不会放弃考进士的。

共事六年多,主簿大人对辛长平观感也很好,麻利的批了请辞的折子,还把九月的薪俸和这一季的商户孝敬钱都全提前给辛长平预支了。

辛长平在大家的相送下离开了县衙,都是共事了六年多的熟人,以后不会常见了,想着还有些伤感。

见大家都是一副难过的表情,张捕头最先出声打破气氛,笑着说:“何必这副再也见不到的表情,总归辛大人是咱们潍县人,住得也不远,想念了就上门寻去,辛大人还能不给咱们开门?”

听了他这打趣的话,大家哄的笑出声来,刘差役也跟着凑趣说:“就是,咱们一起祝辛大人明年春闱高中!”

到了九九重阳,天气一下子急速转凉,单薄的夏衫都换成了厚实的夹衣。

宋光耀刚跟着商行跑了一趟盛洲回来,路过府城便顺便把妹妹接回潍县,拎着一提重阳糕去姑姑家,这才知道姑父竟然中了举人,兄妹俩连忙道贺。

辛月今日跟着胡娘子去瞧丝坊的进度,回来瞧见宋惜娘,忙拉她到屋里问她愿不愿意一起开个染坊,替辛氏商行染布料。

宋惜娘自然没有不愿的,只是有些不自信的说:“我一个才学的新手,能做好吗?要不不用给我股份了,我去商行的染坊做染工就行。”

辛月听了忙跟她说了当初穿她染的布料做的衣裙,一路被人询问的盛况,宋惜娘听得嘴角翘起,渐渐有了点信心,便点头说:“那好,我多试着用不同的染料配色。”

得了宋惜娘的点头,辛月便召集了股东们提议商行再开一家染坊,胡娘子代替她的儿女参会,她上回就瞧中了那紫烟罗,第一个就举手同意。

辛姑母虽然不懂做生意,可她也是女人,哪里看不出那料子的好,要是有卖的,她也会拿钱给自家玉娘买一些来做衣裙穿的,自然也麻利的举起手来。

辛长安、辛长康是对侄女儿信服得很,也跟着举了手。

辛长平如今以科举为重,把自家这一股的投票权交给了宋氏,宋氏对女儿的滤镜比谁都深,也是举手同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