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00110(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原先盼着辛长平中举,是为了光耀辛氏门楣,如今有了商行,更是迫切的需要个依靠,辛祝紧张又期待的问:“那你爹爹可有说他这次考得可好?”

和自家人不用瞒着,和族长也是不用瞒着的,辛月便转告了辛长平的话,说是极有可能中的。

乡试的喜报除了会送到考试时登记的住处外,还会由差役送到原籍,辛长平的原籍便是长河村,所以若是得中,喜报是会送回老家的。

辛祝高兴的大笑说:“好好好,总算盼到了这一日,那我们提前都准备好,到时候收到喜报直接送到祠堂,告慰祖宗。”

又让辛月带话回去,说是上回辛盛中府试案首,辛长平非说只是个童生,不让族里办宴,这回辛长平中举的宴席,必须族里来办,让辛长平看完放榜,次日带着家人回老家开席。

等待乡试放榜的时间有些难熬,辛长平虽瞧着没什么焦虑,每日都正常的去县衙上值。

可日子越是临近,家里其他人越是紧张,等放榜的日子到了,天还没亮辛长平便坐上早就约好的骡车出发去府城,这回只是看榜,没让辛盛请假陪着一块儿去。

看着辛长平离开,家里不论是宋氏、辛月,还是辛姑母、郭玉娘,都顶着黑眼圈睡眼惺忪的合手说:“各路神仙保佑,保佑我夫君爹爹大弟大舅舅乡试高中。”

昨晚大家就兴奋得睡不好,现在起了个大早,更是没有睡意,但宋氏一会儿还要去铺子里做活,便回去守着辛年睡个回笼觉。

因为对辛长平高中期待甚大,辛姑母准备等大弟带着喜讯回来好生庆祝一番,她便说先去菜市上买菜、肉。

郭玉娘还惦记着学厨艺呢,只是这大半年她娘亲在灶房做饭的时候,她多是在陪辛年玩儿,今日难得辛年还在睡觉,且有舅母陪着,她便自然是跟着她娘亲。

辛月今日为了等爹爹的好消息,哪儿也不准备去的,见姑母和表妹要去菜市买菜、肉,她想起前几日看哥哥这回带回来的游记里,有提到云州人用糖做肉菜,不禁想起了下饭名菜红烧肉,干脆跟着姑母一块儿出去,若是见着有卖五花肉的,买一大块回来哄姑母做来吃。

想起辛盛带回来的书,辛月嘴角又挂起了偷笑,怎么也没想到,哥哥去府城竟然给自己带了一本《王娘子休夫记》回来,那书递给自己的时候被娘亲瞧见了,宋氏脸色都白了,一把抢过去瞪着辛盛说:“盛哥儿,你怎可给年幼的妹妹瞧这种书?”

她觉得自己儿子不是那种会带坏妹妹的孩子,便想着是不是他长大了,自己买来看的,于是又训了一句:“便是你自己看,也不应该,你也还小呢。”

辛长平只听儿子说了一句又给妹妹挑了两本书看,他对辛盛放心得很,没让辛盛拿出来瞧过,这会儿看这书名,也是黑了脸

,训了辛盛一句:“胡闹!”

爹娘竟然都把这书当成了风月之书,辛盛急得脸颊通红,连忙解释,辛月却早就知道那书的内容,在一边内心偷笑的瞧辛盛的热闹。

等辛长平与宋氏在辛盛的解释下,半信半疑的打开那话本子瞧起来,看了几页脸色才缓和下来。

第103章

辛盛擦着满头的汗,才发现妹妹竟然满眼兴味的瞧自己热闹,气得敲了辛月脑门一下说:“小没良心的,哥哥念着你无聊,特意帮你买书回来,你竟然看哥哥笑话。”

辛月忙挽着辛盛的胳膊哄:“哪有,哥哥最好了,我最爱看哥哥买的书了。”

辛盛冷哼一声,“是吗?那这次这两本书,你看完了写两篇心得体会给我,我下回回来要检查的。”

辛月脸上的笑容一僵,看个闲书还要写读后感?一下子梦回校园了,连忙讨好求饶的说:“哥哥,每日坚持练字、背书就已经用了许多时间了,我每日都有许多事要做呢,再写这劳什子的心得体会,你妹妹会没有时间睡觉,日后长不高的。”

辛家就没有个子不高的人,辛盛毫不在意的摆手说:“没事,你定不会矮的。”

辛月还想再分辩两句,再向爹娘求求情,谁知宋氏瞧那话本子入了迷,大夏天的宋氏不愿在院子里晒着,竟然留下一句:“这话本子先给我看看,等我看完了再拿给月娘。”就拉着辛长平一块儿回了屋。

辛月求救无门,只得闷闷的点头应下要写两篇读后感。

回忆到这里,辛月突然瞪大眼睛,读后感!两篇读后感自己一篇还没写呢!

完了,完了,今儿下午辛盛就该回家了,作业交不出来是会被哥哥惩罚要双倍补上的!

别看辛盛疼妹妹,时时惦念,去哪儿都想着带礼物,可在学习上他可是个实打实的严师,每次休假回来雷打不动的要检查妹妹的作业,如果有那写得敷衍的字,都要圈出来罚写十遍,文章背得结巴也要罚抄三遍。

而且辛月只能乖乖认罚,不能讲价,家里爹娘也不会帮着求情,既然把女儿的学业交给了儿子管,就不会插手。

连小小的郭玉娘都知道,作业一定要认真做,不然和蔼可亲的表哥是会冷着脸说“抄十遍”的。

辛月脸色慌张,心不在焉,全程都没注意辛姑母买了些什么,直到来到了猪肉摊前,卖肉的屠户大声问:“客人买肉吗?今儿的猪肉是刚宰的,可新鲜了。”

辛月才回了神,见摊上摆着的肉都按部位分割好了,忙指着那肥美的标准五花让卖肉的屠户切了大大的一块。

辛姑母见状笑着问辛月:“月娘,可是想吃炖肉了?”

辛月帮着拎着打了绳结的五花肉,一边走一边和辛姑母说:“不是炖肉,我瞧哥哥买的游记上写,云州人做肉食,会用糖,做出来的肉色泽红亮,别有一番滋味,正好今日在家,想和姑母一块儿试着能不能复刻一下。”

“用糖做肉食?”辛姑母听了不自觉的皱起眉头,贺州人的口味喜咸鲜,糖只会用在做点心或是甜汤上,辛姑母一想到肉食给了糖,会变成甜味,就有些难以接受,不解的说:“给了糖岂不是甜味儿的肉食,那能好吃吗?”

说来也巧,贺州的饮食竟然和辛月在现代生活的城市口味相差不大,辛月也是从小就吃惯了咸鲜口的菜。

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城市里涌进了许多外地口味的餐厅,天南地北的美食,在一个城市里基本都能吃到。

虽然若是让本地人说,各个都说外地的那些做他们本地菜的餐厅全都不正宗!只有来他们当地吃才是正宗风味!

辛月小时候第一回吃红烧肉,是在一家南方菜馆,口味上甜味更重,吃惯了咸鲜味的辛月和爸妈都不太吃得惯,一人夹了一块儿就没人再主动夹,最后是用分摊制强行摊派才避免了浪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