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3页)
沫沫满脸是灰地钻进来,怀里竟抱着秦望——孩子手里攥着半张传单,奶声奶气地学舌:“抗……日!”
顾公馆深夜
收音机里,两广军阀的《抗日反蒋通电》夹杂着电流声传来:“……蒋介石独裁卖国,我辈决率两广健儿北上抗日……”
顾安晃着威士忌酒杯,冰块撞得叮当响:“陈济棠的飞机今早飞到衡阳了。”他忽然嗤笑,“可惜油箱里装的是茅台。”
林烬盯着军事地图上标注的粤汉铁路线:“能牵制多少中央军?”
“至少五个师。”
窗外一道闪电劈过,照亮两人对视的眼睛。
大陆新村鲁迅寓所
林烬扮成药铺伙计送药时,看见先生瘦成一把骨头的腕骨从被角滑出,正死死攥着未写完的《答托洛斯基派》。
许广平红着眼眶接过药包,突然往他手里塞了张纸条:“先生让交给‘明德掌柜’。”
暴雨倾盆而下,纸条上的血点晕染开来,变成八个狂草的字:
“我以我血荐轩辕。”
六月惊雷炸响,黄浦江上的日本军舰正在起锚。而街头巷尾,《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的传单在雨水中倔强地粘住行人的鞋底。
1936年7月上海吴淞口
咸腥的海风裹挟着柴油味扑面而来,林烬站在码头边的货堆后,望着远处海面上日本军舰的炮口。那些漆黑的钢铁巨兽在烈日下泛着冷光,演习的炮声震得脚下木板微微发颤。
“第三舰队新增了两艘驱逐舰。”秦逸兴压低声音,手里装卸的麻袋里藏着望远镜,“今早有个渔民靠得太近,被机枪扫射。。。。。。”
他没说完,但林烬看见不远处滩涂上搁浅的破渔船,船帮上的弹孔像一双双哭瞎的眼睛。
明德书店午后
新到的《中国的一日》堆满了柜台,茅盾主编的烫金字在封面上闪闪发亮。张冠清故意把书垒成碉堡状,挡住印度巡捕窥探的视线。
“第三十七页。”杜老突然用烟杆点了点书脊,“卖报童阿毛。”
林烬翻到那页——描写闸北报童的短文里,藏着左南萧从华北发回的密报:“日军在丰台增兵三千”。
沫沫正给这本书包上《三民主义》的书皮,突然轻声念出另一段的句子:“这时代,一面是庄严的工作,一面是荒淫与无耻。。。。。。”
窗外传来日本军车的轰鸣,碾碎了她的尾音。
程公馆深夜电台
短波收音机滋滋作响,程添锦调整着旋钮,突然捕捉到陕北的广播:“。。。。。。红军主力已回师延安。。。。。。”
林烬盯着军事地图上蜿蜒的红色箭头,那支曾东渡黄河的部队,如今在黄土高原上缩成一个坚定的点。
“蒋介石还在调兵围剿。”程添锦摘下耳机,眉心拧出深痕,“但东北军已经不肯打了。”
月光透过纱帘,照见书桌上《中国的一日》里夹着的照片——张学良的副官与周恩来握手时,大衣下露出手枪柄。
顾氏商行仓库
顾安踢开装满白银的木箱,日本商社的封条被粗暴撕裂:“狗日的用这些银子造子弹,反过来打中国人。”
他忽然扔给林烬一套船员服::明天有批‘棉纱’要运去青岛。”
林烬抖开衣服,摸到内衬里缝着的密信——是给陕北的药品清单。
“吴淞口在演习。”顾安点燃香烟,“但顾家的船,他们不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