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林烬打开一看,是一枚铜制的书签,上面刻着一行小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在琉璃厂淘的。”左南箫眨了眨眼,“想着某人总爱折书角,实在有辱斯文。”

众人都笑了起来。雨声渐大,茶香氤氲,这个短暂的午后仿佛被拉得很长很长。

临走时,左南箫站在书店门口,回头看了看他们每一个人。她的目光最后落在林烬身上,嘴角扬起一个熟悉的、有些跟她相貌不符痞里痞气的笑:“保重。”

门铃再次响起,她的身影消失在雨幕中。林烬低头看着手中的书签,忽然觉得这个春天,似乎比往年更温暖了一些。

程添锦轻轻握了握他的肩膀,没有说话。窗外,一株早开的樱花被雨水打落,花瓣粘在玻璃上,像是一封来自春天的信。

1934年4月4日,上海江湾五角场新市政府广场

清晨的阳光洒在巨籁达路的青石板上,林烬站在门口,看着林时和沫沫穿戴整齐,手里攥着程添锦昨晚特意送来的新书包。

林时已经长高了不少,几乎快赶上林烬的肩膀,而沫沫扎着红头绳,辫梢上系着小小的如意锁,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哥,我们真的能去吗?”林时仰着脸,眼里满是期待。

“当然。”林烬揉了揉他的脑袋,“程教授特意给你们争取的名额。”

沫沫踮着脚往远处张望:“听说市长夫人会发礼物!”

“嗯,好像是铅笔盒和糖果。”林烬笑了笑,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程添锦,“你确定不一起去?”

程添锦推了推金丝眼镜,摇头:“今天大学里有课,你们去就好。”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记得带他们向孙中山先生铜像鞠躬。”

林烬点头,牵着两个孩子往电车方向走。身后,程添锦忽然又叫住他:“林烬。”

“嗯?”

程添锦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台小巧的柯达相机,递过来:“拍几张照片回来。”

林烬挑眉:“程教授,你这是要记录历史?”

程添锦微微一笑:“记录你们。”

---

市政府广场

广场上人声鼎沸,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家长们站在外围。林烬带着林时和沫沫站在人群里,远远望见孙中山先生的铜像矗立在广场中央,肃穆而庄严。

“全体鞠躬——”司仪高声宣布。

林时和沫沫立刻挺直腰板,跟着人群深深鞠躬。林烬站在他们身后,看着两个孩子认真的样子,心里莫名涌上一股暖意。

上海市市长吴铁城站在台上,声音洪亮:“今日之儿童,乃未来之栋梁!吾辈当自强,使中华民族从国难中崛起!”

沫沫小声问:“烬哥哥,什么叫‘国难’?”

林烬沉默了一瞬,低声道:“就是现在外面有很多坏人,我们要变得更强,才能保护自己。”

沫沫似懂非懂地点头,林时却握紧拳头:“那我要好好读书,以后当医生,帮受伤的人!”

蔡元培随后登台演讲,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儿童当知感恩,衣食住行,皆来之不易;智体德美,缺一不可。”

林烬听着,忽然想起程添锦在工人夜校教书的背影——那个在煤油灯下批改作业的身影,和眼前这些关于“教育”的宏大话语,竟奇妙地重合在一起。

最后,市长夫人马凤岐亲自给孩子们分发礼物。轮到林时和沫沫时,她温柔地递上两个崭新的铅笔盒,里面还装着几颗水果糖。

“谢谢夫人!”沫沫甜甜地道谢,林时则规规矩矩地鞠了一躬。

回家的路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