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页)
“嫁娶之事,本就强求不得,我也不过是替他们引荐一二,最终还是他们自己说定的。”
“也是,说起来这刘少卿原本就是侯爷您的副将,只是此人品行不端,侯爷为保全他的名声才没有声张,让他体面离开了军营,可谁知他转头就巴结上静王殿下,还靠着殿下的关系当上了这大理寺少卿,摇身一变又成国之栋梁了。”
萧隐话中难掩鄙夷。
“此人品性如此,留在身边也靠不住,让他和国公府结亲,也是想让他和静王有些嫌隙。”
“他俩本来也不是铁板一块,侯爷又何必蹚这趟浑水。”
萧凛眼中寒光一闪:“我本是随口一提,可那刘衍既想攀附静王,又想和我结下姻亲,以此抬高身价,正好国公府又很满意,我也就顺水推舟了。”
萧隐啧啧摇头:“看今日这情形,这刘少卿只怕是本性难移。”
估摸着叶霜快出来了,萧凛收回视线,转身离开:“吩咐下去,叶家人既然不识抬举,以后也不必对他们多加照拂了。”
萧隐应了是,深深看了眼寺院门口,也赶紧跟了上去。
第59章
姑母和茹茹早在半个月前就已到临安了,叶霜将她们安顿在了中院二楼,书坊前厅设了柜台和展陈区,二楼设珍本区和雅座;叶霜和姑母、闻香等人都住在中院,后院则用来安置雕版,还有刻工的房间。
姑母对铺子很满意,还说幸好租了这么大的铺子,否则还真住不下。
是日天朗气清,叶霜正搬了个小矮几,在院子里替人誊写书信,姑母坐在她边上,替茹茹缝制新衣。
见叶霜在写信,忍不住问:“你这是在做什么?”
“如今书坊虽说还算不错,但还是有些紧手,左右这些时日闲来无事,我便承接了代写书信的活计。一来为了打发时间,二来也能为一些不识字的百姓寄信读信。”
“听起来很不错。”
姑母凑过来看了一眼,眼中满是欣赏,“霜儿这笔字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茹茹被姑母带来的吴妈妈带上楼睡午觉了,这些时日姑母一直和叶霜住在书坊二楼,茹茹和叶霜分开了一段时间,刚搬来的时候还很粘人,非要叶霜陪着才肯睡,这几日才算好一些,也能由吴妈妈陪着睡了,叶霜也算轻松一些。姑母也已经和叶霜住了一段时间了,好像又回到了之前在溧阳的时候。
“当初在溧阳,我自己处境也艰难,没顾得上照应你,让你吃了不少苦。没承想你竟还愿意将茹茹交给我照管。”
“姑母这是说的哪里话,不管如何,您也是我在这世上为数不多的亲人了。”
“听闻你妹妹……”王氏察觉到叶霜脸色不好,止住话头,抱歉地笑笑,“我来的事没有跟你父亲说,原也是不想惊动他。”
叶霜搁下笔,“霜儿自然知道,我在姑母那住了这些年,性子多少也有些受您的影响,咱俩都是不爱热闹的性子,和叶家那些人也合不来。况且如今叶家哪儿还有我们的容身之处,巴不得走的远远儿的,只是茹茹的户籍还没着落。”
“一步步筹划吧!茹茹还小,户籍暂时记在我名下也行。”
“孩子长的快,一转眼就大了,我看着她现在这样,也感觉像做梦一般,好像才刚出生似的,一转眼竟长这么大了。”
“是啊!当初你带着她来找我的时候,可真是将我吓坏了。”
王氏一时嘴快,说完发现叶霜脸色不太好,连忙打了岔子,“看我,总说起这些旧事做什么,真是年纪大了。”
“不管怎样,书坊总算开起来了。”
“是啊,总算有个落脚处了。”
王氏欣慰一笑。
叶霜停了笔,将写好的信装好:“霜儿知道,这些年姑母一直不愿回临安,就是不想回叶府,不想和叶氏家族的人有牵扯。”
王氏轻叹一声:
“当年我一意孤行远嫁溧阳,闹得很难堪,你祖父更是扬言要将我的姓名从族谱上划去,我也很固执,认准了的事情便不再改变,无论结果如何,那都是我自己的选择,只可惜,女子这一生,大多数时候都是身不由己。”
“当年你母亲也是,就想在临安开一间书坊,只可惜你父亲不允,后来又有了你,就更不方便了,再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