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2页)
宁瑜有些不自在的移开眼,在接触到床上、蔺伟给的包袱时,又似被烫着了般,急急转开了视线:“。。。别瞎说。”
见宁姐的脸都红了,明显对蔺伟也是有好感的,袁寄梅收了说笑的心思,认真道:“姐,要是真喜欢,就勇敢一把。”
宁瑜摇了摇头:“不是那么回事。”不提旁的,就算她愿意勇敢,但她身处在枪林弹雨之中,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又拿什么与人谈情说爱?
她有她的责任,战地记者太稀缺了,所以她起码还要再坚持三年。
三年后,她30岁,蔺伟似乎比自己还大了一两岁。
宁瑜实在没脸让人家等自己三年,尤其还是个。。。不一定有未来的三年。
思及此,她的眉眼暗淡了几分:“不提这个了,文工团那边明天就开始表演,采访稿件你准备好了吗?”
闻言,袁寄梅张了张嘴,想要再劝几句。
只是,话到嘴边,又觉有些交浅言深,便换成了:“。。。准备好,宁姐你能帮我看看吗?”
“可以。”
=
战争胜利了。
但伤亡不少。
文工团的到来,无疑给死寂的氛围点上了火焰。
这不,演出还未开始,整个营地就热闹了起来。
而这份热情,直到第二天下午,黄艺童的独唱开场时,被冲上了最高点。
即使这里没有华丽的舞台。
即使整个营地的战士没有坐位,全都背靠着战车站立。
也丝毫不影响大家伙儿亮起嗓门跟着一起唱。
似欢喜,更似发泄!
宁瑜身处其中,拿着相机不断按着快门。
将一张张。。。喜悦的、狼狈大哭的、拼着嗓门斗歌的画面,全都记录了下来。
这其实,不像是一个正规的大型表演。
也与宁瑜昨日采访的流程相悖。
光黄艺童一个人,就唱了四首歌曲。
更甚至,台下军人还会临时穿插上去表演,场面渐渐混乱了起来。
但同时,却能让人的心情跟着兴奋、澎湃。
尤其在看到袁寄梅与战士们搭着肩膀,一起欢呼呐喊时。
宁瑜也忍不住露出了快活的笑意来。。。
这样挺好!
哭也好,笑也罢!
这才是每次有战役后,文工团慰问表演的初衷不是吗?
没有什么比将心底的沉郁、压抑发泄出来更重要!
不意外的,蔺伟的节目被安排在了压轴的位置。
这年头,一部电影放几年,一年再播放无数遍。
所以,相较于只在军人中间有名气的黄艺童,参与了几部电影的蔺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