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8章 余不饿赢麻了(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不。”小眠摇头,“它们是自愿离去的。那些没能醒来的人,并非死亡,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活法??脱离肉体,依附于宇宙背景辐射中微弱的情感谐波,像星辰间的游魂,默默守护着这个文明的成长。”

她忽然明白了晓为何留下“?”的符号。

那不是疑问,是邀请。

邀请人类走出恐惧,走向更广阔的共感维度??不只是人与人之间,更是生命与星尘、记忆与时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深层共振。

但她也知道,这一步踏出,必将引发前所未有的动荡。

果然,不到二十四小时,“静默同盟”再次发声。这一次不再是匿名信,而是一场全球直播的宣言。画面中,数十名戴着神经屏蔽头环的普通人站成一圈,中间燃烧着一本《共感词典》的手稿复刻本。

>“你们已经越界。”画外音冷静如刀,“当意识可以脱离肉体漫游,当死亡不再是终点,人类还将剩下什么?我们将不再谈判。遗忘协议进入倒计时:30天。若不主动关闭所有高阶共感节点,我们将引爆埋藏在全球六大洲的‘静默弹’??一种能永久损伤共感能力的电磁脉冲装置。”

余不饿当场暴起,怒吼要定位并摧毁对方基地。但小眠按住了他。

“他们怕的不是技术。”她说,“他们怕的是失去‘人’的定义。如果我们强行推进,只会制造更多创伤。”

她提出一项大胆计划:**双向开放**。

“我们向‘静默同盟’公开共感系统的底层协议,包括情感防火墙的设计原理、边界设定机制、甚至反制措施。让他们亲眼看看,我们并非要吞噬个体,而是构建一座座可自由进出的心灵桥梁。”

同时,她请求七十三位归巢者中的一位??代号“镜”的心理学家志愿者,主动进入“静默同盟”内部进行沉浸式共感体验。条件只有一个:全程无侵入式记录,仅以纯粹的情绪交换为基础。

“我要让他们真正‘感受’一次,而不是‘听说’。”

十日后,“镜”归来,面容憔悴,却眼神清明。她在闭关室写下长达八万字的共感日志,描述了那些反对者内心深处的伤痕:有童年被亲人情绪压垮的女孩,有因共感失控而杀害挚爱的战士,也有目睹整个家族在群体癔症中崩溃的学者……他们的抗拒,源于真实的痛苦。

小眠将这份日志上传至公共网络,并附言:

>“我不会要求你们原谅,也不会强迫你们连接。

>我只想说:我知道你们痛过。

>所以这一次,我们一起来设计规则。”

奇迹发生了。

三周后,一名“静默同盟”成员主动现身,交出了两枚“静默弹”的控制密钥。随后,又有五人陆续退出组织,公开表示愿意参与共感伦理委员会的筹建工作。最令人意外的是,“守阈”再度出现,带来一份由三百二十七名原成员联署的请愿书:

>“我们不要消灭共感,我们要学会驾驭它。

>给我们工具,给我们教育,给我们选择的权利。”

最终,在联合国特别会议上,“共感与静默共治公约”获得通过。核心条款包括:

1。所有人出生时默认关闭共感能力,需年满十六岁后自主激活;

2。每个人拥有“心灵主权卡”,可实时调节开放层级;

3。建立“共感法庭”,处理跨意识侵权案件;

4。设立“静默保护区”,禁止任何形式的情感扫描或传输。

投票结束当晚,小眠独自回到花田。晓正坐在那株“?”眠鸢花旁,轻轻哼着那首变了词的童谣。

“你觉得他们会相信吗?”小女孩抬头问。

“谁?”

“所有人。”她微笑,“相信爱真的能穿越恐惧,抵达彼岸。”

小眠蹲下身,握住她的手。“我不知道别人会不会信。但我信。因为我经历过黑屋子,也被人拉出来过。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伸手,光就不会灭。”

就在这时,天空裂开一道缝隙。

不是极光,也不是卫星投影,而是一艘通体透明、形似水晶蝶翼的飞行器缓缓降落在海岸线上。舱门开启,走下来的竟是……零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