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7 宫宴(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

秋令赏月宴于台城华林园清暑殿。

清暑殿临数亩碧荷池畔而建,殿前有方寸约三十余丈的露天月台,实乃举办中秋宫宴的绝佳之地。

暮色四合,宫灯次第燃起,华灯连壁,仙鹤衔烛,满宫灯火如万千星子洒落,照耀得原本金碧辉煌的宫殿在月色下颇为雅致生辉。

瑞兽吐香,锦屏映月。

一张张精雕细琢的楠木食案上,雕盘绮食,错杂其间。金玉器皿皆由青瓷白玉,鎏金错银所锻制,宫廷御膳也皆用越窑青瓷碗盏所盛放,数名宫娥正忙碌于各个食案间,依次将金玉器皿和精美膳食错落有致地分置其上。

不多时,锦缎铺就的筵席间,来参与宫宴三品以上的朝中大臣和京中受邀的各世家大族,王孙公子俱已到了十之八九。

中秋宫宴旨在阖家团圆,因此大多是臣子携妻儿一起前来朝拜赴宴。而宴席未开始前,有相熟的同僚夫人或闺中密友也会拢在一处交谈寒暄一二。

萧恪携着裴瑛抵达中秋宫宴之时,已是小半个时辰之后,清暑殿前月台上的乐伶舞姬正好一曲歌舞罢。

此时帝后自然还未摆驾莅临。

但除却帝后之外,圣辉王萧恪携新晋王妃双双出席宫宴的情景也足够璀璨夺目且令人耳目一新。

从前圣辉王萧恪孤家寡人一个,出现在众人面前的不过是一樽如千年冰封不化的高贵冷漠身姿。以往但凡遇到这种宴会,他要么干脆不露面,要么只在皇帝摆驾时短暂地伴君左右,浅淡而疏离地与众人打个照面后便悄然离席。

这么多年来,圣辉王要么身披大都督统帅铠甲屹立于三军阵前,要么则是常日穿戴丞相官袍躬耕于朝堂,为天子排忧解难,很多时候,也只有天子近臣能偶尔窥见他的清和姿容。

真真是清冷神秘至极。

但今日却十分不同。

萧恪今日按礼制照常穿着皇帝亲赐的衮服冕旒,佩紫绶金印。但今夜宫宴,圣辉王的身侧已然多了一婉丽妇人——那便是圣辉王妃裴瑛。

在坐之人俱是老成深算耳目通达之人,王族世家之间更是盘根错节,对于裴氏和谢家的婚约订立拆解的前因后果,众人并非没有不知实情之人,但就算他们之中有人不耻圣辉王的强取豪夺,也无人敢与他置喙分毫。况且,不管圣辉王手段是否光明磊落,如今事实便是裴氏之女已然成为了圣辉王妃。

十多日前,圣辉王才聘娶新妇,因此这次中秋宫宴乃是圣辉王妃首次公开亮相于人前。

裴瑛今日穿着绛朱色杂裾袿衣命妇礼服,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繁复华丽而又优雅飘逸,头戴纯金打造的婵月飞兔步摇,绿玉髓明月珰垂坠于两侧肩头,衬得颀长的美人颈项尤其秀美无端。

圣辉王器宇轩昂,圣辉王妃风华绝代,二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自然引得月台筵席之上的众人惊叹侧目。

而在这些宾客之中,谢四郎谢渊瞧见昔日的未婚妻如今当真已嫁作他人妇,而且只几月不见,她整个人愈加丰姿绰约,容光焕发,看着她与萧恪携手上得月台,他心中的悔恨之心忽然之间就如潮水汹涌袭来。

一旁的庾吉妃见他这般魂不守舍,心下也是又气又难过,但她还是规劝自己的儿子道:“四郎,你今日央求我和你父亲带你进宫,我们已然做到,如今人你也见到了,但人家过得很好,你也该定心回魂,答应我和你父亲的条件了。”

谢渊一颗正翻江倒海的心更是七零八落。

他知晓自己是时候答应父母的要求,同意与她人议亲。

他原本明明可以坐拥娇妻在怀的……

但裴瑛并未注意到谢渊,她只在宾客中见到大伯母几人时,远远同他们打了招呼,而后和萧恪在众人的注目下,由着钱内侍亲自领着走向筵席左侧最前方的朱漆食案前入席。

*

酉时四刻(18:00),皇帝皇后御驾亲临,太子没有前来参加宫宴,只有五岁的南襄公主跟随父皇母后出席。

由于殴打先帝太师一事触及朝纲礼法,太子被罚禁足东宫三月不得出。

帝后落座,座下群臣屏息凝神,等待皇帝杨绪致开宴辞。

“今夕中秋,月华澄明,风露清凉,孤与诸卿共临御园,仰观星汉之灿烂,俯察万家之团圆,诸卿可畅饮观月,写诗作赋,勿拘礼法。”

群臣纷纷稽首跪拜,齐声高呼:“臣等谢陛下赐宴,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高踞漆金御座之上,广袖如云蔼轻拂,袖间龙纹威严肃穆,骨节在烛光下映出翡翠扳指的温泽。

见群臣大多谦恭惶恐,心下满意,杨绪声音清虚而低沉:“众卿平身,且享佳肴美馔,赏月对吟歌赋。”

说着,身侧宫娥为皇帝皇后斟酒,帝后举杯与群臣共饮,宣告正式开席。

群臣自是一饮而尽,这才相继开动箸筷。

少倾,萧恪令侍者为他和裴瑛斟了酒,而后二人起身与帝后祝酒:“岁华之月,映此秋晖,臣弟与妻祝愿圣上皇后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与四时序,同天地久。”

“承贤弟雅望。”皇帝皇后同他夫妻二人隔空碰杯,杨绪感叹道,“想孤与贤弟自少时相识,犹如松柏之同根,亦如云龙之协契,风雨与共数载,及登大宝,委以朝政,此中之情,一言不足表,今夜尽付杯盏,贤弟贤弟妇,请。”

四人随即举杯对饮。

皇后放下杯盏,一改皇帝与萧恪君臣间的庄重严肃,亲切地与裴瑛笑谈:“贤弟妹,我瞧着如今贤弟娶了你,像这样人月两团圆的日子,到底是不一样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