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凌汐行走在莲城秋日的梧桐道上,落叶在脚下碎裂,发出细微的、如同骨骼断裂的声响。

178公分的身高,清绝的轮廓,墨色长发在微凉的风中拂过冷白的颈项。

琥珀棕的眸子映着疏朗的天光,澄澈,却深不见底,像封冻了万年的寒潭,水面终年氤氲着一层拒人千里的薄雾。

所经之处,目光如影随形,低语如蚊蚋嗡鸣。

男生们笨拙的搭讪,论坛上狂热的意淫,在她眼中,不过是掠过冰原的风,带不起一丝涟漪。

心动?那是从未在她生命词典里登陆过的词汇。

她的世界,曾经是另一种恒定而温暖的光谱。

记忆的底色,是父亲书房里经年不散的油墨与旧纸的气息,是母亲实验室里精密仪器运转时低微的嗡鸣。

顶尖学者的父母,构筑的不是奢华的宫殿,而是一座由逻辑、理性与浩瀚知识支撑起的象牙塔。

塔里没有谄媚的糖果,只有平等对话的严谨;没有浮华的喧嚣,只有思想碰撞的火花。

她从小便习惯了聚光灯——那是属于智慧与卓越的聚光灯,而非皮囊。

竞赛的金牌,课题的突破,才是她世界认可的勋章。

男生的目光?

如同试图融化极地冰盖的烛火,微弱,且无意义。

她的心,像一台精密校准的仪器,只对真理与秩序的脉动产生共鸣。

然后,是那个没有黄昏的下午。

记忆的胶片在此处被粗暴地撕裂,只留下刺耳的刹车声,金属扭曲的尖啸,以及一种……绝对的寂静。

那寂静比任何声音都更刺耳,瞬间吞噬了所有属于“家”的温暖频率。

通知她的人,脸上带着悲悯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面对巨大遗产时的审视。

她站在医院冰冷的长廊尽头,看着两扇紧闭的、象征着终结的门,没有哭。

眼泪是液态的,太软,太烫,无法承载那一刻灌入骨髓的、虚无的绝对零度。

她只是挺直了背脊,像一杆被骤然拔离土壤的、失去了所有根系的青竹,从此只能依靠自身的硬度站立。

人走,茶凉。世态的温度计在丧钟敲响后,瞬间跌至冰点。

父母生前是学界标杆,为人清正,却也无形中树了无形的墙。

他们在时,墙是透明的阶梯,凌汐凭实力拾级而上,无人置喙。

他们倒下,那墙瞬间显形,化作冰冷的铁壁。

宽敞的红木办公桌后,校长曾是她父母温和的好友。

此刻,他肥胖的手指交叠在微隆的肚腩上,脸上堆砌着沉痛的褶子,眼神却像蒙了油的玻璃珠,滑腻地避开凌汐直视的目光。

“凌汐同学啊,节哀顺变……你父母的离去是国家的损失……”声音低沉,带着表演性质的哽咽。

凌汐端坐着,背脊笔直,像一柄插在柔软沙发里的冷兵器。她等着,等一个早已心知肚明的答案。

“咳…关于那个保送名额……”校长端起桌上微凉的茶,呷了一口,喉结滚动,像咽下一块难言的骨头,“学校…有学校的难处。各方面…需要平衡。你是个好苗子,但……其他同学,也付出了巨大努力,家里情况也特殊……省里打了招呼……”

他絮絮叨叨,用“平衡”、“特殊”、“打招呼”这些油腻的词汇,编织着一张遮羞布。

凌汐看着那张蠕动的嘴。

章节目录